一滴血检查在临床上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滴血检查在临床上应用

一滴血检查在临床上应用【摘要】 目的 掌握自由基损伤的足迹与疾病的关系,从而帮助临床诊断疾病。方法 用末梢血制成干血片和活血片,检查自由基损伤的足迹。结果 通过500例患者的检查,诊断率达到90%以上,适应健康筛查、疾病诊断和疾病的早期提示。结论 本法符合率高,适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疾病早期提示;健康普查。 【关键词】 多功能显微分析仪;自由基损伤的足迹;疾病诊断 作者单位:136000 吉林省脑科医院检验科 自由基损伤的足迹检查包括活血检查和干血检查两部分。活血检查是以血液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研究自由基对血细胞造成的氧毒性损害。干血检查专门研究自由基损害在干燥血滴上形成的足迹图形检查。活血检查是在细胞、亚细胞水平(微观)了解自由基造成的损伤情况。干血检查是在系统器官水平(宏观)研究自由基损伤的足迹,与疾病的关系。一滴血的检查不仅能满足医学临床的常规检查,在健康筛查、疾病诊断和疾病的早期提示都有很大意义,是一种简单、快捷、经济有效、可靠、实用的疾病和人体机能早期预警的有效的手段。放大3万倍,明、暗视野、相差三种观察方式。形象直观,直接观察活体细胞,标本无需染色、培养,不会造成信息丢失。 1 材料和仪器 1.1 玻片和盖玻片 载玻片、盖玻片本身的质量及在使用前的处理情况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必须注意:厚度以1 mm为宜。应该挑平坦光滑,无划痕、无裂隙、无缺损的使用。 1.2 采血针 采用一次性弹簧采血针。 1.3 仪器 多功能显微分析仪 2 制片 原则上,血液标本都不作任何加工,尤其不能制成切片或化学染色。因为这将:杀死被检查的细胞;组织收缩,结构关系改变;组织变性。导致看到的已不再是本来病变细胞的真实面目。 2.1 自由基损伤的足迹检查片(干血片)制片 指尖被采血针刺破后涌出的血滴应在指尖站立20~30 s,以便有形成分下沉和必要的生理变化可以继续。检验人员右手拇指、食指持玻片边缘外侧,左手握住受检者的手指,依玻片自身重量垂直下落,与皮肤接触后立即垂直抬起,并在水平相距0.1~1.0 cm处用同样方法重新采集下一滴血滴标本,如此重复5~7次,以血滴用完为止。血片制作完成后,将血片血滴面朝上置于托盘内,待自然干燥后检查。 2.2 血液有形成分检查片(活血片)制片 用消毒后的干棉签擦去指尖残血,在绝对不与皮肤接触的前提下,用玻片自上而下轻沾血滴一次,已取得直径3~4 mm的血滴为宜,立即加盖玻片,用金属棒轻敲血液积聚点,使之均匀散开,并驱散气泡,以透过玻片能看清报纸小字为佳。制好的活血片必须立即在镜下观察,如在5 min内尚未检查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网情况,则应重新采取活血标本。 3 活血片检查 3.1 血小板形态学观察 当活血片制好后,在5 min内进行分析。观察血小板数量、大小形态,有无聚集、有无病理变化等。 3.1.1 血小板聚集 见于血液凝固增强性疾病。更大的聚集则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脾切除后,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3.1.2 血小板过度分散:表示黏附、凝集功能障碍。常见于再障、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功能障碍。 3.1.3 针状血小板 常见于肝脏疾病。 3.2 红细胞数量及形态 观察红细胞形态特点有无缗钱状排列,有无凝集,有无泪滴样红细胞或柠檬样红细胞等。 3.2.1 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血液粘滞性增高,常造成缺氧状态,肢体发绀,头昏、乏力、嗜睡,并为血栓造成隐患。 3.2.2 红细胞凝集:其临床意义远比缗钱状严重,占红细胞总数6%有临床意义。 3.2.3 泪滴样红细胞 当其细胞2%时,有临床意义。在骨髓纤维化、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或白血病中都可以见到,内分泌性疾病等。 3.3 白细胞数量和形态的观察 主要观察白细胞数量多少、活动度、活化程度、有无中毒颗粒、空泡等。 3.3.1 白细胞数量 增加见于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引起化脓性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减少见于再障、恶性贫血、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过敏和免疫性白细胞减少。 3.3.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和原虫感染、细菌感染、血液病等。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3.3.3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一些传染病、急性感染病的恢复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病毒感染等。减少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 3.3.4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疟疾、黑热病和一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3.4 活血片中其他有形成分的观察:在血片中除了观察各种细胞外,还可以观察脂质斑块、硬化斑块、动脉内皮、胆固醇结晶、尿酸结晶及血脂的情况。 3.4.1 尿酸结晶在暗视野为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