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之临床研究【摘要】 回顾我院采用中医分期加西医治疗肝脓肿之临床疗效,分析各期临床特点,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症之优势所在。?
【关键词】 肝脓肿;分期施治;中西医结合
?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
自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以来,取得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案43例中,男35例,女9例;年龄26~48岁,平均36.5岁;冬春季发病者18例,夏秋季发病者25例;病程最短11 d,最长者2个月。临床均有起病急,有明显畏冷、发热,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肝区叩痛,局限性压痛,或肝区局部隆起,周围血白细胞系数升高,X光胸透:右隔肌运动受限;B超证实为肝脓肿者。?
2 治疗?
2.1 中医分期施治
脓肿初期(蕴结期)症见恶寒发热,胸胁疼痛拒按、厌食纳少、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明显增高。B超提示肝脏有面积大小不同的低回声。方用金银消痈汤,清肝解毒,化瘀止痛。药用:金银花、石膏(生)、生地、赤芍、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丹皮、柴胡、知母、黄芩、延胡索、细辛、生大黄。并随证加减:恶心呕吐重者加姜半夏、炒竹茹;肝火甚者加龙胆草;大便溏者生大黄改用制大黄。1剂/d,水煎,分两次口服。?
脓肿中期(成脓期)症见:发热,畏寒或寒颤,右上腹及胸胁部有固定痛点,且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白细胞总数仍居高不下。B超示:脓肿有部分液化。上方去大黄加桃仁、桔梗、穿山甲、皂角。用法同上。?
脓肿后期(吸收期)症见:发热退, 胸胁胀痛消失,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消瘦、纳少,口渴,舌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血白细胞总数趋于正常。B超示:液平面消失,脓肿范围明显缩小。宜补气托脓,活血散瘀。以痈脓散消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当归、紫河车、生龙牡、赤芍、白芍、炮山甲、天花粉、桃仁、甘草。随证加减:阴虚者加鳖甲、沙参;脾虚者去天花粉,加山药、白术。用法同上。?
2.2 西医治疗?
2.2.1 西医常规 给予输液,抗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配伍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同时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纠酸,加强营养支持。?
2.2.2 穿刺抽脓 B超检查肝脏已有液性暗区,提示脓肿已液化,脓腔大于5 cm,远离肝门及大血管,则给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脓。?
2.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各项化验指标正常,B超提示肝肿大复原,液性暗区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各项化验指标正常,B超提示肝肿大和液性暗区病灶缩小;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B超提示肝肿大和液性暗区病灶缩小或无变化;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B超提示肝肿大及液性暗区病灶无变化或增大。3 结果?
治疗43例,临床治愈36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治疗时间最短17 d,最长43 d,平均26.3 d;配合经皮肝穿刺抽脓引流35例,中转手术引流1例,无死亡病例。?
4 讨论?
肝脓肿多是由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在患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肝脏的网状系统对细菌失去吞噬作用,发生炎症改变,形成化脓性病灶。属中医“肝痈”“胁痛”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是由于饮食不洁,感受湿热病邪,或因情志抑郁,湿热疫毒蕴结于里,内伤于肝,经脉受阻,气滞血痕,肝失所养,最终血败肉腐久酿成脓。治疗上应分期辨证施治,根据各期特点辩证施治。脓肿蕴结期以清热解毒、化瘀定痛为主。此期加大细辛一味大热大辛之品,超越常量,功在镇痛。细辛与延胡索合用,止痛力强,寓于止痛活血之中,有瘀散瘀,有寒散寒,有痛止痛,为本病治标顾本之要药。脓肿吸收期重用黄芪补气、行气,活血化瘀,既可治人体表疮疡,又可疗内里疮疡,对久未敛口者同样有生血生肌,敛口愈合之功。根据现代药理研究[1],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三黄等清热解毒药对多种细菌有抑菌和抗菌作用通过抑菌减毒,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功能,调动机体内在抗病因素,减轻内毒素引起的机体中毒症状。当归、川芍、黄芪等益气活血化瘀药可增强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使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明显减轻。肝糖元及核糖核酸含量恢复,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诸药合用,相得益彰,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从而使炎症局限、吸收、消散。另配以西医抗感染、抽脓排毒及时控制病情蔓延,中西医合用,标本同治,巩固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7?98.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中重金属及其检测及去除方法.doc
- 中药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doc
- 中药丹参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探析.doc
- 中药不良反应46例研究体会.doc
- 中药为主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doc
- 中草药及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0例.doc
- 中药伏贴治疗虚寒性哮喘性急慢性支气管炎疗效120例临床观察.doc
- 中药佐氨甲喋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33例.doc
- 中药使用中安全性问题研究.doc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30例护理及疗效观察.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