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60例临床研究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60例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法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Ficat分期Ⅰ,Ⅱ期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2患髋),采用Seldinger技术,对患髋进行血管灌注介入,通过介入治疗血管再通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直径,计数变化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供养血管的直径,计数有明显增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Ficat分期Ⅰ,Ⅱ期患者近期疗效肯定,可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某些病因导致股骨头供血障碍,进行性股骨头坏死性病变的一种骨科疑难病种。其症状特点为髋关节处疼痛,行走困难,呈慢性进行性,致残率高[1]。本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髋部创伤、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等有关。如果患者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在发病后1~4年内约80%病例会逐渐进展成股骨头塌陷,致残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尤其是放射介入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微侵袭性治疗手段。此法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操作简便的特点,特别是针对Ⅰ~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近期疗效显著。本文探讨以60例病例探讨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25例(39髋),女35例(33髋),左侧19例,右侧31例,双侧发病10例。年龄21~63岁,平均(42.18±5.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16.81±3.47)个月,Ficat分期Ⅰ期34髋,Ⅱ期29髋。
1.2 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方法
1.2.1 术前准备 DSA室消毒、常规备氧气及各种急救药品。
1.2.2 患者术前准备 术前1 d作好碘过敏试验,做好入院常规化验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血脂,心电图及胸片;穿刺部位备皮;术前谈话,向患者阐明手术方法、持续时间、疗效特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式、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另外向家属说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并要求签字。
1.2.3 术前器械准备 穿刺针:常用为18 g穿刺针,内径0.042英寸,一般可容纳0.038英寸导丝,长度为7 cm左右;导管、导管鞘:选用4-5 F动脉导管鞘组,配以4-5 F的CobraZ导管,超选择困难者,选用同轴微导管;导丝:选用 0.035英寸的超滑亲水导丝。
1.2.4 药物准备 利多卡因、川芎嗪注射液、罂栗碱、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生理盐水,泛影葡胺。
1.2.5 操作程序
1.2.5.1 动脉穿刺插管 患者平卧于DSA机床上,备皮后手术区常规消毒。一般选择股动脉穿刺点,如果不适宜也可以选择腋动脉或者锁骨下动脉,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一手摸到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另一手持穿刺针,刺入股动脉、针尾见到喷血后-进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插入扩张器与导管鞘或导管。
1.2.5.2 血管造影 插管成功后,一般选择股动脉造影、髂内动脉造影。根据血管造影表现了解旋股内、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的起源及股骨头血供情况(泛影葡胺10 ml,速度5 ml/s,12帧/秒摄像)。同时必须记录血供情况。
1.2.5.3 供血动脉的超选 根据造影结果提示使用超滑导丝行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寻找出股骨头供养血管。证实导管位置并观察血管状态。
1.2.5.4 药物注射 导管插入病变血管后缓慢注射罂粟碱30~60 mg,尿激酶20~80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30~100 ml。还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40 mg。将上述药物同时分配于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等。药物灌注结束后,与灌注前血管对比,便于掌握血管开通情况。
1.2.5.5 压迫止血 药物注射结束后拔出导管,在穿刺处偏向心端一段距离压迫止血10~15 min,局部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制动并且必须平卧24 h以上。注意观察患肢足趾端皮肤颜色,注意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变化。
1.2.5.6 术后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00 ml、尿激酶20万单位、
川芎嗪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5 d,观察并发症情况,一旦发生积极处理。10 d后可再行介入治疗。
1.2.5.7 术后并发症及安全性观察 包括穿刺部位血肿;动脉损伤及栓塞,动脉瘤等;继发感染;药物过敏等。
2 观察指标
2.1 数据性指标
2.1.1 通畅血管管径 在同一放大倍数下,运用DSA操作平台上自带的软件系统在同一根血管的不同的5个位置测量该血管的血管直径,并计算出平均值。
2.1.2 局部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临床研究.doc
- 云南红豆杉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doc
- 云龙区668例女教师妇女病普查结果研究.doc
- 云南省发展天然药物产业比较优势.doc
- 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护坡应用.doc
- 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实证探究——基于全国范围比较研究.doc
- 互联网企业跨入影视营销新时代.doc
- 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作用.doc
- 互联网基础应用何时谢幕-.doc
- 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展望.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