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185例)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185例)【摘要】 目的探讨转子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评价治疗效果。 方法185例转子部骨折患者经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内固定治疗及术后肢体功能和全身状况的观察分析,随访6~18个月。 结果术后24 h能坐起,根据不同骨折稳定情况,决定功能锻炼时间及下肢负重行走时间,除1例过早负重致髋关节轻度内翻,其余均无遗留严重髋内翻畸形及患肢短缩畸形,均能恢复生活处理能力,优良率96%以上。 结论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手术方法,符合髋部生物力学,固定牢固,能早期患肢关节功能锻炼,可降低老年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关键词】
股骨转子部;骨折;内固定;加压滑动鹅头钉
股骨干转子部骨折,是一老年多发病、常现病。近年来,随着高速高能量损伤增多,青壮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亦时可见到,为了减少并发症及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对转子部骨折,近年来,国内外均倾向于手术治疗。我院自1999年开始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部股骨共185例,效果满意。?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男135例,女50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65岁,左侧138例,右侧4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一类骨折167例,二类骨折18例。按Evans标准分类:I型45例;II型63例;III 56例;IV型21例。其中陈旧性骨折6例(住院距手术时间为15~30 d),致伤原因:跌伤89例,车祸伤70例,高处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11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除2例骨折移位不大,予皮肤牵引制动,1~3 d内手术治疗。其他均予行胫骨结节牵引使肌肉松驰,骨折基本复位,局部肿胀消退,同时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治疗并发症,对有内科基础病的患者,治疗稳定后,于术前使用止血药,减小术中出血,同2时术前术中术后均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择期在硬膜外麻下取平卧位,垫高患侧臀部15℃位。患肢内旋15℃ 2~3 cm处通过量角定位器(角角约120℃)穿入一枚导针,术中照片视导针位置良好后,沿导针用扩空器扩空,拧入 加压螺纹钉,安置鹅头钉接骨钢板,在股骨干上分别钻孔,拧上螺纹钉,固定于钢板上,旋紧钢板钉螺帽,使断端加压,其中III型骨折16例,IV型骨折1例予小转子复位后,用钢丝捆绑固定,大转自碎块复位后,用松质骨螺钉固定之,术中再次拍片,证实加压螺纹钉未穿出股骨头,位置良好放置负压引流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2~3次) 术区后,关闭切口.术后处理:引流管留置24~48 h后拔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7 d,预防感染。对稳定型骨折,术后不再予骨牵引制动,于24 h后予坐起,48 h后(及患者疼痛消失后)开始床上患肢被动活动(CPM)。术后4周可拄拐不负重下地活动,12周后拄拐行走,对于严重粉碎的不稳4定骨折,术后予胫骨结节持续牵引制动2~4周,期间嘱患者自动收缩股四头肌,防止膝关节僵硬。拔除牵引后,予床上CPM动能锻炼。8~12周,照片复查视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拄拐下地活动或行走。?
1.3 治疗效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住院23 d,愈合时间为16周。除1例因过早行走致患髋轻度内翻畸形外、其他病例无严重髋内翻畸形及患肢短缩畸形。所有病例均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本组未选择高龄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或因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不同意手术只治疗,因而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按赵氏法评定,优良在96%以上。?
2 讨论?
2.1 治疗措施
股骨转子部骨常见、多见于老年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张非手术治疗。但今年来国内外作者认为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髋内翻、关节僵硬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各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Tames与Han Ter复习过去20年108篇文献总结出非手术治疗死亡率为4%~18%,手术治疗死亡为5%~30%[1]。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此类手术技术的成熟。采用手术死亡率已降低到6.5%相反近年来文献不断报道采用非手术治疗后,死于功能脏器衰竭、坠积性肺炎、褥疮等的例数不少,或出现髋内翻率也很高,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高涨,而手术治疗目的在于缩短卧床时间,早期功能段,从而减少了长期卧床导致并发症及骨折病的发生,防止了髋内翻,降低了死亡率。因此手术治疗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稳定后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长期卧床而加重病情,对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综合平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谨慎选用手术治疗。?
2.2 手术内固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