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康复护理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康复评定 两组患者分别由康复科医生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检查肌力情况,治疗前当天、治疗后6周应用Barthel指数[2]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2.2 康复护理训练方法 ①功能位的保持,仰卧位。上肢:肩上抬前挺,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可放在枕头上;下肢: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加紧并稍内旋,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枕头或砂袋,以支撑整个大腿外侧以防下肢外旋;踝呈90°,足尖向上;②肌力训练在患者肌力0级时,除了保持仰卧、侧卧肢体的良姿位外,首选最有效的物理疗法,对不同的肌肉加以训练,最终达到增强肌力的效果;③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患者瘫痪期主要做被动训练,主要是针对上肢各关节的被动屈伸训练、下肢各关节的被动屈伸及外展内收训练;④卧位训练对患肢进行按摩及被动活动,嘱患者随意念做肢体水平外展内收,3次/d,20下/次;⑤坐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1级静态平衡,训练时让患者坐于椅子上或床边,双足平放于地上,双手放于膝部,保持稳定;静态平衡完成后,需进一步进行2级自动态平衡训练,让患者去取不同方向、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有近渐远增加困难程度2次/d,20 min/次;⑥床下行走训练;随着病情的好转,肌力亦增强,可协助患者双手扶床,在原地踏步走和前后踢腿, 在床边或室内行走,并给予步态指导,逐渐延长每日行走的距离和时间;⑦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向患者说明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坚持功能锻炼,本病愈后大多良好,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当天、治疗后6周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测评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入院时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往往遗留下严重并发症,影响生存质量。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其功能,减少残疾程度,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为起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起病的头3个月。所以脑梗死患者易尽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同时也不要忽视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这可强化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该系统生理功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改善全身情况[3]。
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可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康复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8-212.
3 刁利华.脑病变患者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77.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