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临床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临床观察【摘要】本文统计了2005年―2009年3年中我院妇产科门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发现中药重楼汤、红藤败酱汤、乌头暖宫散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通过不同途径给药连续治疗1―5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治愈率85%,基本治愈10%,好转5%,总有效率100%。结果提示,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手段,运用中医的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消症之法必要时配以西药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33-1 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以反复下腹疼痛、腰骸疫痛、白带增多为主,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月经失调或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而且又是妇科中的一个难题,患者常因久治不愈而十分痛苦从精神上经济上均造成很大的负担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健康,近年来性感染性因素增多,患病率逐渐趋于上升。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热入血室、痛经”,“?瘕”,“带下”等范畴。近年来,中西医对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理、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西医主要从病因学方面探讨盆腔炎的发病以及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中医则以临床研究为重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各具特色,内外合治、综合用药更具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多由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及阴道内手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多个性伴、宫内节育器尤其带尾丝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等因素有关。因慢性盆腔炎大多由急性盆腔炎转化而来,并常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部分盆腔炎没有急性炎症过程且有久治不愈的特点,所以应考虑与其有关的不同病原体的致病特点,故在认识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之前,应了解主要病原体及致病特点。 2诊断要点 首先应结合病史包括分娩或流产史宫腔操作史根据下腹疼痛的性质程度带下的量色质气味月经的异常情况等及其它全身伴随症状病人所处的不同年龄段以及妇科检查等来进行综合分析。 3治疗方法 首先要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清寒湿、湿热、瘀血等病因,分别施治。根据病人体质虚损情况,予以祛邪兼顾扶正,或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中药内服,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多见,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湿热奎阻证,治以清热利湿,祛癖散结、方用银甲方(金银花,鳖甲、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桔梗、墟拍末),发热者,加柴胡、黄等;大便干结者,加桃仁、大黄。 清化汤外敷大黄末抬疗慢性盆腔炎236例,方由败酱草、公英、当归、红藤各159,丹参、连翘答309,赤芍、惹该仁各209,三棱、我术、泽兰各2馆,木香109组成。并随证加减;大黄末909以醋调糊状,外数下腹部或两侧下腹部,用绷带包扎固定,上压热水带外敷,1日l次,次日早上去除。连用15天为1个疗程。 中药红藤败酱汤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鸭舌草、地丁各20~30g,浓煎成100毫升,药温约39℃以导尿管插入直肠内14厘米以上,缓慢注入结肠,保留30分钟,有炎性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g,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g。 针灸、穴位注射:对于盆腔炎的外治疗法中,除了常用的中药灌肠、热敷、离子导入等,近年来亦有不少医生使用针灸、穴位注射等疗法,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穴位注射是按照穴位的治疗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将适量的药液注入穴位、压痛点或反应点中,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刺激经络、穴位,以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4疗效标准 痊愈:指疼痛消失、肿块消散;基本治愈:疼痛消失,组织增厚明显减轻,包块基本消散;好转:疼痛及组织增厚明显减轻。 5结果 第1个疗程治愈6例,第2个疗程治愈30例,第3个疗程治愈22例,第4个疗程治愈9例,第5个疗程治愈2例,基本治愈7例,好转4例。共治愈69例,治愈率85%,基本治愈率10%,好转率5%,总有效率100%。 6结论 慢性盆腔炎多由平素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差,特别是经期、产褥期卫生重视不够,性生活紊乱,医务人员宫腔操作无菌技术不严所致。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病因为寒湿瘀滞,热瘀互结,气滞血瘀或气虚血滞等。西医病因与多次人流、节育环的应用有一定关系。在中医治疗方法上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综上以观,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即为湿热邪毒感染,痪血内结,所拟治法多为清热、利湿、解毒、理气、活血等.其清热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