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研究.docVIP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研究

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研究[摘要] 1例久治无效的严重多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其本人与家人已完全绝望,经医务人员鼓舞后重现求生欲望,积极配合。治疗上医者紧抓住免疫抑制这个关键措施。中西医结合拮抗药物副作用,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顺利康复。疗程中患者没有住院,没有输液,没有输血,没有使用抗生素、没有使用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没有使用生物制剂。这可能是此类危重症病例救治中很少使用的治疗方案。也许能给同道们在类似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中西医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593.2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2(a)-075-03 我院成功救治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 患者,女,40岁,江苏省灌南县花园乡人,农民,因“乏力、低热消瘦、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2个月余,呼吸困难,皮肤紫癜、解黑色大便10余天”而于2008年4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病初即2008年2月份寒冷季节即有全身多关节与肌肉僵硬疼痛症状,进入4月份疼痛症状不明显。病程中曾有间断发热,为不规则低热。起病初于当地县乡医院就诊无效,后转市人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诊为全血细胞减少,SLE。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未能控制,贫血渐加重,出血明显而于2008年4月8日转省人民医院就诊,转诊后病情继续恶化,皮肤紫癜增加,解黑色大便,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困难渐加重,需吸氧维持,医务人员告知家人病危;家人失去治疗信心,放弃治疗出院回家。后又经他人推荐来我院就诊试试。 来我院就诊时查:T 37℃,P 108次/min,R 30次/min,BP 100/70 mmHg。患者消瘦、重度贫血貌、恶病质样、半卧位、吸氧,呼吸快、查体配合差、一般情况极差。全身皮肤湿冷,四肢皮肤散在紫癜,但无红斑、无结节。颈静脉轻度怒张,气管居中。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脉速无力,可及奇脉。两肺呼吸音均明显降低,但无明显?音。腹部平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指,未叩及移动性浊音。神经系统(-)。当日相关辅助检查与患者家人随身所带省市医院近期已查辅助检查资料显示,血常规:WBC 2.2×109/L,Hb 63 g/L,MCV 105.1,Plt 3×109/L;尿常规(-),大便隐血(++);胸片示:心影增大;心电示:T波广泛低平;血生化:TB 8.4 μmol,DB 4.1 μmol,TP 59.5 g/L,ALB 24 g/L,GLO 35.5 g/L,ALT 47 U /L,AST 133 U /L,GGT 28 U /L,LDH 688 U/L,α-BDH 614 U/L,CK 461 U/L,Glu 5.1 mmol/L,BUN 4.2 mmol/L,CR4 6.2 μmol/L,K 3.1 mmol/L,CHe 2 544 U/L,Cyc 3.71 mg/L。骨髓分析:粒巨两系增生,红系减少,巨核系明显成熟抑制、个别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胸部CT示:两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左下肺膨胀不全。 B超示:肝大小正常、脾大12.6 cm×4.4 cm,胰、肾(-),心包腔与右胸腔均可探及约1.6 cm液性暗区。 免疫学检查:ANA(+),SS-A(+),A-sm(+),A-RNP(+),A-ds-DNA(-) 1.2主要治疗措施及病情转变过程 2008年4月21日就诊后初步检查分析病情,解答病家询问,给予鼓励与安慰。针对病情暂给予强地松30 mg,qd,洛赛克20 mg,bid,龙血竭1 g,tid,益血生4片,tid,叶绿素铜钠40 mg,tid。中药方剂:玉屏风散加羊蹄根与大枣煎服。4~24 d患者病情稍有好转,大便转黄褐色,呼吸较前平稳,已暂停氧气吸入,但仍日夜出汗不止。全身衰弱,仍呈被动体位。此次就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已基本齐全,诊断明确,告知患者本人与家人,此病可救治,要有信心配合。治疗方案上除继续原治疗方案外,加用昆明山海棠3片,tid,中药方剂调整为:五指毛桃根40 g黄芪30 、白术15 g、防风12 g、楮实子10 g、羊蹄根15 g、大枣10个、山萸肉20 g 、龙骨30 g、牡蛎30 g、每天1剂。5月1日家人来诊反映:一般情况改善,纳食增,在他人扶助下已能下床走动,大便转黄色,呼吸困难缓解,但仍日夜多汗。治疗方案不变,方剂中加:五味子、浮小麦,仍为每天1剂。5月15日,纳食、二便、入眠均正常,大小便已可自理,多汗已止。但有腹胀、舌苔转黄腻。B超示:胸腔已无积液,但心包腔仍有少量积液,血常规示:WBC 5.2×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