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术室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防护
手术室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防护【关键词】 手术室; 乙型肝炎病毒; 防护
据WTO报道,乙肝已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爱滋病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公害病。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在正常人群中HBsAg阳性的人约占10%,乙型肝炎具有高度传染性,流行广泛,目前还没有特殊治疗,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医务人员经常接触出血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险性较大,而手术室医务人员更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乙肝传播的途径有:①母婴垂直传播,②生活中密切接触,③经血传播,其中最主要是经血传染。缝针刺伤是手术中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但并不是手术期间HBV传播的唯一方式。对低度传染性HBV携带者(≤104 /ml HBV感染剂量),可通过缝针以外的方式传播,像空心针刺伤、刀片割伤等,发生虽较少,但确实存在 [1]。加强手术室医务人员HBV感染的防护应当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稍有疏忽,将造成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的传染,影响劳动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了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从事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41人,其中医生16名,护理人员25名;将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从事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医生17名,护理人员23名。两组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均排除HBV感染,同时排除观察组由于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HBsAb阳性的6名医务人员及对照组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HBsAb阳性的5名医务人员。
1.2 方法:观察组采取HBV感染综合性防护措施:①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②严格岗前培训;③加强消毒工作;④严格对HBV污染的管理。对照组仍采用与以往相同的常规防护。
1.3 阳性结果的判定:血清检查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其中HBsAg、HBsAb、HBeAb、HBcAg、HBcAb 中任何一项阳性者均视为HBV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经过3年的综合性职业防护, 对照组经过3年的常规防护,结果HBV感染阳性情况为:观察组41名中阴性36名,阳性5名,阳性率为12.2%;对照组40名中,阴性23名,阳性17名,阳性率为42.5%。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是手术室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的关键。为了搞好消毒隔离工作,护士必须熟悉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必须重视管理、严格训练、定期检查,并制定出统一的质量检查标准和具体要求,以便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使操作规范化。
3.2 严格上岗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进行持证上岗,经常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自身防护技术及血源性传播疾病知识。科室负责人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消毒隔离和防护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熟练掌握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
3.3 加强消毒工作
依据所有器械的种类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一般常用物品如各种敷料、常规器械及硅胶管等采用高压消毒蒸汽灭菌,其压力为102.9kPa,温度121.0℃,时间20~30 min,消毒包内放指示卡,变为黑色表明达到消毒效果。显微手术器械、内镜器械,为防止损坏,主要采用化学消毒剂灭菌,常用的有2%强化戍二醛消毒液浸泡,时间为4~10 h,物品应全部浸泡在消毒液面以下,器械的轴节要打开,有空腔的物品要将消毒液注人腔内。另外要注意浸泡器械的冲洗,为防止残留消毒液带人组织内,通常用无菌盐水冲洗3遍,干净后方可使用。其他一次性用品使用前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潮湿及批号和有效期。
3.4 严格对HBV污染的管理
3.4.1 术前加强监测 对择期手术患者常规检查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 对HBsAg阳性术者督促清洁皮肤,入手术室前更换干净病员服。急诊手术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阳性及可疑阳性者做好隔离,医生手术通知单上注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对手术患者安排指定手术间,房间门口应挂有黄色(红色)隔离标志,专人巡回。术前做好一切手术用品准备,包括手术器械浸泡盆、刷子、医护人员洗手浸泡液。
3.4.2 术中注意隔离 医护人员在手术间应穿隔离衣、鞋套,无特殊情况不可离开手术间,如需添加物品,可请室外人员帮助,谢绝参观手术。医护人员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如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传递器械须持谨慎态度,避免锐利器械刺伤自己。有文献报道,被HBV污染的针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病原感染率为6.0%~30.0%[2]。如有刺伤应立即将局部血液挤出,用0.5%碘伏消毒,在24 h内及1个月后各肌内注射乙型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