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M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一例
抗M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一例[摘要] 目的 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所有血型及抗体鉴定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采用进口微柱凝胶卡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1例患者血型正定型为A型Rh D阳性,反定型与B红细胞(Bc)呈4+凝集状态,与A红细胞(Ac)、O红细胞(O c)均为弱凝集状态。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IgG+C3d)阴性。患者血清抗体筛查与Ⅰ、Ⅲ号筛选细胞反应阳性。患者红细胞与抗M试剂反应阴性。结论 患者血型为A型Rh D阳性,其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是血清中含有抗M抗体。
[关键词] 抗M;血型;正反定型
[中图分类号] R457.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7562(2009)06-0481-02
正确鉴定血型是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在血型检验中需对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试验。当发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则须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查明原因,确定血型,保证输血安全。本科室发现1例患者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符,经进一步血清学检查鉴定,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M特异性抗体,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患者张某,男,78岁,无输血史。2009年5月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后送血标本进行常规血型检查。
1.2 试剂及检测方法
微柱凝胶卡(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ABO标准细胞及筛选细胞由瑞士达亚美公司提供,抗M试剂、谱细胞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血型鉴定、抗体鉴定的操作均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 进行。
2 结果
2.1 红细胞血型鉴定
患者血型正定型为A型Rh D阳性(抗A 4+,抗B 0,抗AB 4+,抗D 4+;反定型结果显示,与B红细胞(Bc)呈4+凝集状态,与A红细胞(Ac)、O红细胞(O c)均为弱凝集状态。
2.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IgG+C3d)阴性。
2.3 抗体筛查与鉴定
患者血清抗体筛查与Ⅰ、Ⅲ号筛选细胞反应阳性,与Ⅱ号筛选细胞反应阴性,预示有特异性血型抗体。进行抗体鉴定试验,其反应格局见表1。?
表1 患者张某血清与谱细胞反应格局(室温)
2.4 M抗原鉴定
患者红细胞与抗M试剂反应阴性。
3 讨论
筛选细胞为多人份混合细胞,患者血清中的抗B可与B细胞全部反应呈4+凝集,而只与A、O细胞中的部分有相应抗原的细胞产生凝集(混合视野)。患者红细胞直抗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自身抗体造成的非特异凝集。表1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与M抗原阳性的Ⅰ、Ⅲ号筛选细胞及1、3、4、5、7、8、10号谱细胞盐水试验均呈凝集反应,与M抗原阴性的Ⅱ号筛选细胞及2、6、9号谱细胞的盐水试验均呈阴性反应。说明该患者血清中存在盐水反应性抗M抗体。患者红细胞与抗M试剂反应阴性,表明患者红细胞无M抗原。人类血清中,抗M在室温鉴定血型时常发现盐水凝集[2],对正确判断血型产生干扰,必须进一步检查,以得到明确结果。因此,该患者反定型时出现与B红细胞(Bc)呈4+凝集状态,与A红细胞(Ac)、O红细胞(O c)均为弱凝集状态。最终结论:患者血型为A型Rh D阳性,血清中含有抗M抗体。
MNSsU血型系统是第2个被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抗M、抗N、抗S、抗s都曾经见于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抗M是人体血清中较常见的一种不规则抗体。红细胞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经常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使输入红细胞存活期缩短[3],因此,检测和发现红细胞抗体对保证输血安全及免疫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
[2]刘达庄.免疫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8-144.?
[3]胡永红,李勇.抗体检测和鉴定∥[M].李勇,杨贵贞.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9-157.?
[收稿日期] 2009-05-20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