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研究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研究【摘要】 目的 评价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行为,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02例本院2010年以来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硝基咪唑类。结论 本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2例本院2010年以来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分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所患疾病、药物名称、用法用量、配伍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1.2 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用药依据,对102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包括抗菌药物种类、应用频度、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等,并对用药结果进行分类。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102例门诊患者,男62例,占60.78%;女40例,占39.22%;年龄30 d~92岁,平均33.07岁,其中≤1岁婴幼儿9例(8.8%),0岁~7岁学龄前儿童13例(12.74%),7岁~17岁的儿童14例(13.72%)17岁的成年人66例(64.71%)。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02例患者,其中59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占57.84%,在59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男26例,占44.07%;女33例,占55.93%。
2.3 抗菌药物在疾病中分布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17例占28.81%;下呼吸道感染6例,占10.17%;消化道感染5例占8.47%;妇科感染7例,占11.86%;外科11例,占18.64%;其他感染13例,占22.03%。
2.4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频数共涉及11类47个品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硝基咪唑类。
2.5 联合用药情况使用抗菌药物59例中,单一抗菌药治疗45例,占76.27%;联合用药14例,占23.73%(其中二联10例,占71.43%;三联4例,占28.57%)。
2.6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存在不合理用药6例,占所有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10.17%。
3 讨论
3.1 基本用药情况分析 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84%,略高于国家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率的标准(50%)。据报道,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美国占24%~66%,在我国为25%~56%,本次抽查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仅占10.17%,低于统计数字,且大多单药使用(76.27%),说明我院门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基本符合抗菌治疗原则。
3.2 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以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最常见,下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气管炎最常见;使用抗菌药物的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妇科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外科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也较大,这与创伤性疾病密不可分;其他感染包括口腔科、五官科等感染[2]。在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并随季节交替呈一定的变化,这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有一定意义。
3.3 联合用药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76.27%,联合用药占23.73%,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最常见。
3.4 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由于门诊的局限性,使用抗菌药物时一般无法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建议今后在处理严重感染或较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或某种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尽量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3.5 不合理用药分析
3.5.1 无适应证本次抽查发现,存在不合理用药6例,占所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0.17%。表现在无感染指征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使用抗菌药物。在联用抗菌药中有的是抗菌药与抗病毒药联合应用,这种“大包围”方式可引起病毒感染加剧、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等潜在不良反应增加[1]。
3.5.2 同类药重复使用阿奇霉素+麦迪霉素,两药均为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应用药效无变化,且有交叉耐药性,故使用了阿奇霉素就没有再使用麦迪霉素的必要;头孢氨苄+菌必治等两种头孢菌素类合用,药效无明显增强,不良反应却相加。
3.5.3 毒性相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二者同属氨基糖甙类药物,作用机制相同,两者合用可导致耳、肾和神经肌肉阻滞毒性增加;庆大霉素+呋塞米,利尿剂呋塞米是耳毒性药物,与庆大霉素合用可发生耳鸣及耳聋。
3.5.4 溶媒不当青霉素类及部分头孢菌素类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pH 3.2~5.5)配伍,因该类药物在pH4时分解较快甚至有沉淀生成,导致疗效降低,不良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