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振兴中医药事业 宏扬民族文化
振兴中医药事业 宏扬民族文化中医药是中医与中药的合称。中医药学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是数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实践性科学,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且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卫生组织评论“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
一、中医中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1.费用低廉。与西医相比,中医费用低,“一个老头,两个指头”,中医治疗靠的是医生的望、闻、问、切,不需要费用,用的是动物、天然的中草药、绿色植物和矿物质,药取天然。中医的服务向来是“上可至庙堂,下可至山乡”。在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中医药不愧是解决我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
2.非药物疗法 。长久以来中医总结出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如中医拔罐,中医针灸,中医火疗、中医刮痧、中医推拿等等,可勿药而治病。
3.临床疗效好。由于中医具有“个性化的辩证论治”特色,能够进行以“症候”个性化特征为主的辩证论治,针对性强,对每个病人,每个时令的病人,每个症候的病人开的处方都是“量身定做”的,自然疗效确切。
4.治未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即“上工治未病”。 料在机先,突出预防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做到未病先防。当前,人们的健康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重视预防和自我保健,这正是中医所讲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中医药的现状
1.“废除中医”、“封杀中药”的言论时刻困扰着中医药的发展。1879年,浙江儒学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发表《废医论》,最早也最明确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主张,一百多年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2006年,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在网上陆续发表文章称,“让中医在5年内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医疗技术。”网上有逾万人签名支持。倡言“告别中医中药”。此后,一场有关中医的讨论在大江南北如火如荼地展开。
2.中医诊疗项目少,收费标准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一项课题,对66家中医院的54个中医服务收费项目进行了成本与价值的比较,结果近3/4的项目亏本经营。另外,除了一些常规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医保予以报销外,有些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不在报销范围,如省医保中没有按摩科的项目,极大地影响了中医院的发展,有些个别的中医院被迫弃中从西。
3.中医人才大量流失,许多中医技术面临失传。有报道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拥有中医人数约为五十万人,而近些年中医从业人员仅有二十七万余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医职业医师中,真正能够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三万人,而且几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中医。
4.医疗设备陈旧,就医环境差,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医疗设备配置及医院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而西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却一座座拔地而起,温馨的环境让人感觉犹如到了星级宾馆。
三、振兴中医药的举措
1.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基础,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发展的灵魂、根基。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颁布的《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指南》的有关规定,中医院要在建筑风格、医院标志、庭院等各方面营造出中医药文化氛围,从多角度体现出中医药千百年来的独特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涵。对中医药文化应该进行科普文化宣传,使其大众化、社会化,让群众信中医、用中医。
2.争取政府支持、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2011年12月3日,河北省政府隆重召开了河北省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给我们提出了更多任务和更高要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们要借河北省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的强劲东风,坚定信心、不辱使命,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使中医药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3.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所在,师承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当前很多中医药人才虽然储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临床经验相对缺乏,师承教育可为其提供一个向名中医学习中医药知识、积累临床经验的机会,在耳濡目染中去体会名老中医的思路和学术精髓。
4.鼓励中药经方的研发和应用。中药经方是指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历代名医所创的经典名方,是几千年人体试验的结晶,经方应该受到更多中医药人的重视,促进中医、中药的应用,让祖先给我们流传下来的宝贝得以发扬光大。
5.加强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培养,让基层中医药发展壮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