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184例临床观察.docVIP

推拿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184例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184例临床观察

推拿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184例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2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6-0054-02 腹泻是婴幼儿疾病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次数在每日大于10次,性质改变如水渣样、蛋花样、粘液样等。作者对184例患儿婴幼儿腹泻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184例进行分类治疗。其中男102例,女82例;0~1岁98例,~2岁64例,~3岁22例:病程3d~2个月。 1.2诊断标准腹泻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1-01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患儿有乳食不节或感受外邪病史;(2)大便次数增加,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少许粘液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3)重症腹泻可见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燥、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4)大便镜检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1.3治疗方法 1.3.1辨证分型(1)寒湿型:泄下清稀,肠鸣腹痛,便稀色淡多泡沫,臭气不甚,舌淡苔白。湿热型:泄下频繁,稀薄,病量多或泄下如注,粪色深黄而臭,有粘质,泻下不爽,有腹痛,纳呆,口渴,恶心,舌红苔黄腻。(2)伤食型:脘腹胀满,腹部作痛,痛则欲泻,泻则痛减。大便酸腐。部分夹有不消化物,舌红苔白腻。(3)脾虚型:大便稀薄,食后则泄,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反复发作且久病不愈,舌淡苔薄白多润。(4)脾肾阳虚型:久泄不止,大便清稀,五更泄泻,形寒肢冷,喜温恶寒,精神差,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 1.3.2外用治疗方法(1)寒湿型: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泄为原则。按摩以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以推三关,揉外劳温中散寒,配补脾经,揉脐及足三里等等健脾止泄。再以艾灸隔姜灸神厥穴、关元穴及艾灸足三里穴各10min。再用中药(丁香10g、木香20g肉桂10g、茴香10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不少于12h。(2)湿热型: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泄为原则。按摩以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清天河水,揉天枢,揉龟尾,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药物(苍术10g黄连、10g、车前子30g、滑石30g、丁香10g、冰片3g粉碎后用蒜汁或陈醋稀释成糊状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6h。以皮肤不起泡或潮红为宜。(3)伤食型: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原则。按摩以补脾经,清大肠。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揉天枢,揉中脘,揉龟尾,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艾灸神厥穴、中脘穴、脾穴各10min。再用中药(丁香、木香、五味子、槟榔、吴茱萸各10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不少于12h。(4)脾虚型:健脾益气,温阳止泄为原则。故按摩以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为主,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艾灸隔姜灸神厥穴、脾穴及艾灸足三里穴各10min。再用中药(干姜10g、吴茱萸10g、胡椒20g、丁香6g、木香20g、砂仁15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24h。(5)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益气止泄为原则。故按摩以补脾经,补肾经,补大肠,推三关,揉百合,摩腹揉脐,捏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揉长强穴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艾灸隔姜灸神厥穴、关元穴、长强穴及艾灸足三里穴各10min。再用中药(吴茱萸10g、丁香10g、干姜20g、肉桂20g、胡椒20g、木香20g、五倍子20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24h。 1.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型,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体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细胞、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此外自拟一条标准:全部病例治疗10d为评价疗效的时间期限。 2 治疗结果 本组经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98.4%,见表1。 3 讨论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多为脾胃素虚,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所致。病位在脾胃,大小肠。《景岳全书“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脾主运化,使脾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