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0例外科治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0例外科治疗【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8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均手术治疗,治愈68例,术后自动放弃或死亡12例,治愈率85%。结论 早期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该病的治疗十分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外科治疗
?
郑州市儿童医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0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例,女28例,入院时年龄9d~28d,早产儿59例,其中56例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腹胀,腹壁红肿或包块48例,呕吐76例,其中草绿色液体52例,呕吐咖啡色液体14例,粪汁样液体10例,便血35例。腹部立位片:肠管扩张充气,排列紊乱及肠间隙增宽46例;腹腔内液气平面63例;膈下游离气体37例;肠壁囊样积气12例;门静脉积气6例。?
1.3 治疗 全部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肠坏死穿孔37例,穿孔部位在空肠13例,回肠9例,结肠15例。行单纯肠穿孔修补18例,肠切除肠吻合11例,肠造瘘8例。?
1.4 结果 治愈68例,广泛肠坏死患儿术后自动放弃或死亡12例,治愈率85%。?
2 讨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阶段的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疾病。由于常并发败血症、腹膜炎、DIC等,特别是广泛肠坏死患儿,存活率极低。目前,美国本病在体重1500g的早产儿,其发病率为2%~5%,病死率足月儿为5%,而体重1000g的早产儿,其病死率仍可高达50%[1]。本组死亡12例,死亡率15%,与国内文献[2,3]报道本病的病死率为10%~50%相符。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2.1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根据临床常用的Bell[1]分期,Ⅱ期NEC经内科保守治疗,严密观察,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为晚期NEC,即Ⅲ期NEC,应积极选择手术:①腹部立位片膈下有游离或包裹性气体是手术绝对指征;②新生儿腹壁菲薄,如见腹壁发红腹部压疼、腹壁红肿、肠鸣音消失提示有腹膜炎,如腹壁发黑,则提示有肠坏死。本组37例肠穿孔,35例可见腹壁发红。另有2例腹壁深黑色,术中见大片肠坏死;③局部肠管明显扩张,经积极的内科治疗经内科保守12~24h无效,病情进一步恶化,酸中毒不能纠正,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DIC者。复查腹部立位片肠管位置和形态固定不变,提示动力性肠梗阻有肠坏死可能,应争取在肠穿孔前手术;④大量消化道出血,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积气是肠坏死的重要征象[3]。由于肠壁缺血、缺氧,导致肠黏膜坏死、破裂,使气体和细菌进入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下层,广泛分布的肠壁积气需手术处理,以防止急性穿孔发生。门静脉积气是本病一种危险而预后不良的征象。本组6例门静脉积气,术中见广泛肠坏死;⑤进行性肠管扩张,腹腔渗液增多及肠间隙明显增厚,腹腔穿刺液呈棕褐色或有脓液,提示肠道有肠坏死或即将发生穿孔[2],应及时手术。?
2.2 术中处理
早期病例,肠管无明显坏死,只作肠系膜根部普鲁卡因封闭,并行肠管排气减压;对于严重肠扩张的患儿经肠管排气减压后中毒症状可很快得到改善,可避免发生肠穿孔。对肠管是否坏死不能确定的,则在肠系膜根部行普鲁卡因封闭,再用热生理盐水覆盖肠管,15~30min左右,如肠系膜血管搏动良好,肠管颜色由紫转红,则不切除,如仍不确定,可作肠造瘘,肠外置[4]。24h后再次手术重新检查可疑肠管。患儿病情稳定,坏死肠管局限,或单纯肠穿孔,病变界限分明,腹腔感染不严重或病变在空肠近侧宜行坏死肠管切除,一期肠端端吻合术。本组有11例行肠吻合术,术后没有发生肠瘘。如腹腔污染严重或全身情况极其严重,不宜作肠切除肠吻合,可作肠外置或切除坏死肠管后作肠造瘘。?
2.3 术后治疗
术后应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输血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胃肠外营养,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参 考 文 献?
[1] Schnabl KL, Van Aerde JE, Thomson AB,et 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 multifactorial disease with no cur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 2142?2161.??
[2] 庄小原,李联侨,高璇璇,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病因及微生态制剂预防作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8):1392-139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