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设史修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史?1、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类型、特点,并能绘图示意。(1)抬梁式:A用料大B整体性差C柱子少D室内空间大E多用于北方、官式建筑(2)穿斗式:A用料小B整体性强C扇面抗风性能好D柱子密E室内空间小F多用于南方、民间建筑?抬梁式 ?穿斗式2、斗栱的形制和作用。形制:(1)柱头科(柱头辅作)(2)平身科(补间辅 3、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特点和发展过程。 布局特点:有三个基本要素 手工业和商业区 居民区 军事区 首都 地方城市布局:a 处于平原地带的城市多方正规则,以长方形居多。道路常做十字形或丁字形 b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城市布局多样,道路等多为不规则 c 出现一点防御城市 发展过程: (1) 初生期(原始社会和夏商周) (2) 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汉) (3)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 (4) 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 4、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及装饰细部 a 庑殿顶:单檐的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五脊,又称五脊殿 重檐的另有下檐围绕殿身的四条博脊和位于角部的四条角脊 b 歇山顶:歇山的山面有博风板、悬鱼等,是装饰的重点所在,山画面与博风板间有一定的距离,可形成阴影,山画面上通常钉有护缝条之垂直木板,或开窗或饰以雕刻、彩画、变化甚多 c 悬山顶:一般有正脊和垂脊,较简单的仅施正脊,也有用无正脊的卷棚,山墙处常露出木构架的柱、梁或枋,若围以砖墙,其尖头部分多做成五花山墙 d 硬山顶:其山墙大多用砖墙,并高出层面,墙头做出各种直线,折线或曲线组成,或另在山面做出博板等 e 攒尖: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一般以单檐的为多,二重檐的居少,三重檐的极少,但塔例外 5、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类型和代表建筑。 (1)佛寺A以佛塔为主 B以佛殿为主 代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天津蓟县独乐寺、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2)道教宫观 代表:湖北均县武当山道教宫观、山西芮城永乐宫 (3)伊斯兰教礼拜寺 代表:福建泉州清净寺 (4)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6、中国古代塔的主要类型和代表建筑 类型: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 代表建筑:密檐式 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楼阁式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金刚宝座塔 北京大正觉寺塔 单层塔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塔 7、侧脚、升起、收分、屋面曲线、檐口曲线的概念。 侧脚: 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 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升起:宋,辽建筑的 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屋面沿纵横两个方向向下弯曲 檐口曲线: 8、须弥座、抱鼓石、仙人走兽、鸱吻、藻井、雀替等建筑构件的概念。 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抱鼓石:一般是指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抱鼓石民间称谓较多 仙人走兽:也称为走兽,蹲兽,是宫殿建筑庑殿顶的垂脊上,歇山顶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质或琉璃的脊兽。分仙人和走兽两部分,其数量和宫殿的等级相关,最高为11个,每一个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 鸱吻: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 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 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屋顶曲线与构造的关系(包括檐口,屋脊和屋面曲线)檐口曲线 升起,唐宋有明显的 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翘。 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 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饰构件。 9、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分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