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石内镜下治疗效果研究
胃石内镜下治疗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石的有效方法。方法 48例胃石患者经胃镜应用圈套器、异物钳及活检钳将胃石切割、钳夹至0.5cm左右碎石,胃内注入5%碳酸氢钠200ml后口服5%碳酸氢钠100ml,每日4次,并应用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点,每日2次,口服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3天后复出胃镜。结果 48例患者中45例患者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3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内镜下物理碎石结合碳酸氢钠溶石是治疗胃石症的有效方法,患者花费低,痛苦小,风险低,器械简单,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石症;内镜下;治疗;分析
胃石症是食入的动物或植物成分在胃内潴留,并以其为核心凝结而形成的团块,进一步产生嵌顿、梗阻和溃疡,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国外以毛发性胃结石居多,国内以进食山楂、柿子和黑枣等引起的植物性胃结石较多见[1],其中尤以胃柿石形成最为多见。现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内镜下治疗胃石症48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8例胃石症患者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32~68岁,平均50±18岁,均经胃镜证实。12例患者有胃炎史,2例有溃疡病史,1例胃大切术后,余无胃病史,其中47例患者1~7天内有食用柿子、黑枣或山楂史,1例患者食羊肉、酸奶。患者就诊时31例发生在秋冬季之交,17例在春季,均有腹胀、腹痛表现。胃镜检查发现胃石直径为2~12cm不等,形态欠规则,表面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其中13例有2块胃石,35例为1块胃石,所有患者均伴有胃溃疡或出血糜烂改变。
1.2方法 对质硬且较大的胃结石且圈套器能套住的,可将结石勒切成数个碎块,再用异物钳分别粉碎;对于圈套器难以套住的,先用爪钳反复抓夹胃结石的一个部位,将硬壳打开一个缺口,再如此反复,不断扩大缺口,待胃石碎至0.5cm左右小块,在胃内注入5%碳酸氢钠200ml后退镜。治疗时间20~60分钟。治疗后给予5%碳酸氢钠100ml口服,每日4次,口服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并给予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点,每日2次,治疗当日进食,给予常规补液,第二日开始进流食,3天后复查胃镜,如仍有胃石再次行镜下碎石治疗。
1.3器械准备 奥林巴斯260电子胃镜,普通活检钳、异物钳、圈套器等。
2结果
48例患者中45例患者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3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治疗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明显。
3结论
胃石是因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婴孩头。根据胃石的成分主要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和混合性胃石四类[2]。胃石以植物性胃石常见,诸如柿子、山楂、大枣、石榴、葡萄、香蕉、芹菜、海带、海草、麦壳、麸皮等均可形成胃石。发病机制为:在未成熟的柿子中鞣质含量很高,柿子中还含有树胶、果胶。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而鞣酸蛋白、树胶、果胶能把柿核、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在胃内就可形成胃柿石。质地坚硬的团块状胃石无法通过幽门口排出,对胃壁产生机械压迫,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引起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甚至穿孔。在有胃动力障碍者如胃大切术后患者更易形成胃石。
胃结石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内镜治疗。外科治疗能彻底、快速地去除结石和治疗梗阻、穿孔,但创伤较大,且有时难于发现梗阻部位,一般很难让患者接受;内科治疗病程较长,且易并发肠梗阻等并发症。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胃镜下治疗胃结石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3],可通过活检钳、圈套器、外科剪刀或高频电切刀直接碎石,还可用微波、高频电热活检钳烧灼或用骨钻钻破胃石外壳,甚至用钛激光照射或激光引爆碎石,但因仪器昂贵,一般医院不具备,且某些技术亦难以掌握。内镜介导的机械碎石法是一种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费用低、疗效显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理想的碎石方法,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对于基层医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英才,刘庆森,郭中和,等.激光引爆碎石术治疗胃结石100例[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3):172-174.
[2]于皆平,王小众,张介眉.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8.
[3]Tadros GM, Draganescu JM, Clarke LE, et al. Intra-gastric gallstone-induced bezoar: an unusual cause of acut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