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25例抗病毒治疗疗效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患者25例抗病毒治疗疗效研究

艾滋病患者25例抗病毒治疗疗效研究摘 要 目的:评价宽城区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起点开始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情况。方法:纳入25例符合治疗标准的初治患者,采用国家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和统一提供的免费药物,通过对服药后05、1、3、6、12个月的时段进行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治疗前后血象及生化结果的变化,并比较不同起点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治疗后的增长情况。结果: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的平均增长数大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淋巴细胞、血小板、血肌酐、血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血淀粉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身体疲倦、皮疹为主。结论:HAART疗效较明显,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疗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194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HIV感染引起的,CD4+T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并由此引起的各种微生物继发感染或肿瘤为特征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1]。目前国际通用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又称“鸡尾酒疗法”)。该疗法可有效地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推迟HIV感染到艾滋病(AIDS)的发病时间,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延长患者的存活期[2]。2011年1月~2012年2月对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按照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治疗方案,中心艾滋病科每个月给患者免费发放抗病毒治疗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按照抗病毒治疗入选标准符合国家免费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3]:2008年1月至今按CD4+T淋巴细胞≤350×106/L,患者均符合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并经过本人同意,自愿接受抗病毒治疗。2011年1月~2012年2月长春市宽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5例。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348个/μl,平均18660±10504个/μl。其中男24例,女1例;年龄19~68岁,平均3972±1161岁。其中已婚15例(60%),未婚7例(28%),离异3例(12%)。静脉吸毒感染1例(4%),性接触感染2例(8%),性接触+注射毒品感染14例(56%),采血浆感染7例(28%),职业暴露感染1例(4%),均为初治患者。 治疗方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参照国家各个时间段出台的最新指南,其中采用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维拉平(NVP)方案22例(8148%),采用AZT+3TC+依非韦仑(EFV)方案5例(1852%)。 观察指标:治疗前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肝、肾功能、血淀粉酶、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片检查。治疗后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关于临床监测时间表及内容[4],对患者服药05、1、3、6、12个月时的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自觉症状,体重和肝、肾功能、血淀粉酶、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并按照CD4+T淋巴细胞数的的高低分为两组,即CD4+计数<200个/μl和CD4+计数≥200个/μl两组,对治疗后3、6个月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描述并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或构成比描述并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服用3TC+D4T+EFV组合5例,服用3TC+AZT+NVP组合20例,服用3TC+AZT+EFV组合5例,不能耐受NVP药物不良反应而换成EFV 1例。服药<3个月5例,>3个月7例,>6个月12例,>12个月1例。 治疗前体重下降6例(24%),治疗后体重增加7例(28%)。25例患者中有1例感染肺结核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感染肺结核,其余23例均无其他疾病,抗病毒治疗期间也未发生机会性感染。 抗病毒治疗后CD4的变化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除5例患者抗病毒治疗不足3个月未检测CD4细胞外,其余20例患者CD4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15例患者的CD4细胞上升200以上。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的平均增长数大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见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P>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