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肤痔清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探究.docVIP

苗药肤痔清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药肤痔清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探究

苗药肤痔清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探究摘要目的:建立肤痔清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以3株细菌、2株真菌对肤痔清软膏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试验。结果:试验组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为88%以上: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采用常规法回收率为85%以上;控制菌检查试验组采用100ml增菌培养基,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200ml疱肉培养基可检出生孢梭菌。结论:经验证肤痔清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梭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常规法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关键词 茁药肤痔清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肤痔清软膏是由黄柏、土大黄、金果榄等组成的复方制剂,苗医:旭嘎凯沓痂,样丢象泱安,滁内挡祛卡。陡:嘎久杠工浆店羌,罗欧,岗俺,阴高坳。中医: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除湿止痒功能,常用于湿热蕴结所致手足癣、体癣、痔疮肿痛出血、带下病等在微生物限度常规检验中,微生物的检出率都较低。为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及结果的准确性,本试验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3株细菌、2株真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对3批肤痔清软膏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研究,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和控制菌检验及检查药品本身污染微生物的状况。 1 材料 1.1 仪器YJA-电动匀浆仪(台州市椒江五星试压设备有限公司),SE202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常州衡器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SHELLAB)。 1.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031142)、营养肉汤培养基(批号50121)、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批号040202)、BL培养基(批号050321)、pH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批号060223),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氯化钠(批号041011),成都五环高欣化学试剂厂;疱肉牛肉粒(批号060314),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3 供试品肤痔清软膏(批号2006040520060601)。 1.4 菌种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黑曲霉[CMCC(F)98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生孢梭菌[CMCC(B)64941]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制备将上述5株菌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规定培养基,细菌培养16h;酵母菌培养24h;霉菌培养5d,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方法制备菌(孢子)悬液,备用。 2.2 供试液制备按规定取供试品10g,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方法制成1:10供试液,备用。 2.3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2.3.1 试验组供试液1ml和50~100CFU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每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 2.3.2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2.3.3 供试品对照组取试验组供试液注皿量,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2.3.4 回收率计算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 2.3.5 结果判断 在3次平行试验中,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应在70%以上;若低于70%,应采用适宜的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重新进行验证试验。 预试验 取供试液1,0.50,0.33,0.2ml分别注1皿为一组,每组加入1种试验菌菌液,共5组。枯草芽孢杆菌1,0.50.0.33ml-1的回收率分别为45.8%,67.6%,84.5%,黑曲霉1,0.50ml-1的回收率分别为69,83.6%,白色念珠菌0.2-1的回收率为96.2%,其余2株菌1ml-1的回收率均达80%以上。 根据预试验结果,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分别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1(1 ml分注5皿)、0.33ml-1(1 ml分注3皿)、0.5ml-1(1 ml分注2皿)其余2株菌采用常规法1ml-1进行验证试验。 结果见表(表试验组数据除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为10皿、6皿、4皿平均值外,其余2株菌及菌液组均为2皿平均值)。 2.4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2.4.1 试验组供试液10ml及10~100CFU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孢梭菌加入相应培养基中,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检查法检查。 2.4.2 阴性菌对照组 方法同试验组,以大肠埃希菌作为阴性对照菌。 2.4.3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