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方五味清浊散探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药方五味清浊散探究进展

蒙药方五味清浊散探究进展【摘 要】:五味清浊散为蒙古族常用中成药方,在临床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该方的功效主治、临床应用、试验研究以及方剂组成的药性理论方面出发,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做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蒙药方五味清浊散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91.2;R94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8-0012-03 五味清浊散,蒙药方名通拉嘎-5,出自19世纪的《蒙医药方选编》,由石榴、肉桂、白豆蔻、荜茇和红花组成。蒙医药理论认为该方能“清糟归精、分清化浊”,具有开郁消食,暖胃的功效。 1 基本功效理论 蒙医药基础理论认为食物进入体内转化为机体可利用的营养精华是连续的过程。首先须在胃中经等火赫依(气)消化希拉(火热)和腐熟巴达干(津液)三要素作用下转化为精华(食糜)和糟粕(粪);然后,食糜进入小肠后再等火气、消化火热进一步作用下转化为清精微,并经肝道经脉到达肝脏,同时形成的浊糟粕部分存留在胃肠内转化为腐熟津液;到达肝脏的清精微在转色火热作用下,转化的清精微部分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并继续代谢。食物营养物质自从胃内吸收消化开始到形成代谢终产物的功能过程称之为“清糟归精、分别清浊”,是“清”(营养精微)和“浊”(糟粕)之间不断相互转化和分化的过程。这一学说与现代医学的血脂代谢转运学说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胃肠道和肝脏作为营养物质代谢或分别清浊的主要场所。 2 主治及临床用途 五味清浊散作为蒙药方剂中调节营养代谢,促进精华正常利用的经典方剂,已被收录于《中国药典》。该方在临床上辩证应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腹胀泄泻、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等诸病症,疗效确切。其辩证施治的要点既是在内外病因的作用下,机体的营养物质清浊分化不利,导致营养七素(食、血、肉、脂、骨、髓和精)吸收利用和转化的一系列有规律的代谢受到障碍之故。 3 蒙医药学和中医药学对方中各药的药性认识比较 中药性能是用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的重要依据。蒙药药性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亦是如此。即是在蒙药理论指导下利用蒙药所认识的药性来调整机体内部的“赫依”、“希拉”、“巴达干”的偏盛偏衰。中医药学传统用石榴皮入药。石榴皮味酸涩,性温,无毒,归大肠经。既具有驱虫功效,又有强烈的固崩止血作用,常用于肠道寄生虫病,崩漏及妊娠下血不止。蒙医药多以石榴的干燥果实入药,药性为酸、甘,性热,效锐、燥、糙、轻、腻、浮。具有调理胃火,消食开胃,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病,消化不良,巴达干土水和湿病,肺赫依气和风,肾赫依,恶心,嗳气,腹胀,寒泻等病症1。 中医药学认为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痛经等症。在蒙医药学中,肉桂味甘、辛、涩、微咸,性热。效腻、轻、燥、锐、浮。具有祛寒赫依,调胃火,止泻,提脓的功效。主治宿食不消,胃肝赫依,肺脓疡,寒赫依性泄泻,月经淋漓不止,白带过多,赫依郁滞等。白豆蔻在中医药学中药性认识为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醒脾化湿、温中止呕之功。主治湿浊中阻而致的脘腹痞闷、呕吐泛酸、大便稀溏、食欲不振、舌苔白腻及寒湿中阻而致脘腹满闷、恶心呕吐等症。蒙医药学则认为其味辛、苦,性温。效轻、燥、腻、锐。具有祛胃寒,镇赫依,温中,消食,开欲,止吐的作用。主治肾赫依病,慢性肾病,赫依郁滞,失眠,消化不良,尿闭,赫如虎,肾寒腰痛等症2。中医药学认为荜茇性味辛热,入大肠经、胃经、肺经、脾经和膀胱经。主要用于温中散寒止呕和辛散止痛。应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呃逆,泄泻等。蒙医药文献记载荜茇味辛,消化吸收后药味转化为甘、涩,性温,功效为锐、腻、轻、燥。味辛,可降逆、调理津液,升阳,故有散寒健胃之功。蒙医药对荜茇3功效主治分为调元滋补、平喘化痰、理气止痛、温中消滞、温肾和安神等几方面。红花4在中医药学药性认识为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血滞经闭、痛经,胸闷心痛、胁痛、跌打损伤等症。红花在蒙医药学中叫古日古木,味甘、微苦,性凉、重、钝、软、固;有清肝热、调经、活血、止血、止痛、消肿、滋养正精之功效。 4 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4.1 治疗婴幼儿腹泻 根据腹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以止泻,清腑热,调节三能之火为治则,寒泻者给予五味清浊散和七雄丸巴特日-7。根据临床表现适当选用其它成药5。 4.2 治疗原发性癫痫 蒙医药运用五味清浊散清糟归精、改善和提高胃消化“三能”以及调整机体“三根”“七素”平衡之功效,临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