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性能探究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性能探究【摘要】 利用多相反应法制备了β-环糊精薄荷油包合物经溶解度测试和差热分析等方法证明,该包合物微粉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分散性,为薄荷油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
薄荷油是中药薄荷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和宜人的香味,在医药、卫生、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我国的年产销量巨大。但薄荷油极易挥发(升华),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极差,给制剂加工、贮存等带来诸多不便,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β-环糊精(β-CD)是由7个α-D-(+)-右旋葡萄糖通过α-1,4-糖甙键连接而成的筒状分子,外壁呈极性,内腔为非极性,其内腔可选择性地容纳结构与之匹配的脂溶性化合物,形成超微囊型分子包合物。该类包合物一般具有性质稳定、不易挥发的特点,多数还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和良好的分散性,且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薄荷油为脂溶性成分,分子体积较小,在一定条件下能以分子的形态进入β-CD的内腔之中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当薄荷油成分嵌入β-CD内腔之后,由于受到该筒状化合物分子内壁全方位的作用,主体与客体间会有极强结合力,从而导致客物质薄荷油的挥发性降低。因β-CD分子的外部有较强极性,致使β-CD薄荷油包合物也有一定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为此,我们选用β-CD作载体,利用液相法将薄荷油制备包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旨在为薄荷油的应用和深加工提供帮助。
1 试验原料及仪器
薄荷油(市售,经测试,其主要成分薄荷醇的含量约为50%);β-CD购于陕西佳县生物化工公司(医药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2.1 薄荷油微粉制备
薄荷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其余为薄荷酮、薄荷醇的乙酸酯及蒎烯等化合物,平均分子量与薄荷醇(156)相差不太大。本研究薄荷油的平均分子量以薄荷醇取1 U质量的薄荷油,加入适量的95%乙醇溶解,转入含 β-CD(7、7.5、8、8.5、9倍)的过饱和溶液中,采用多相法反应,并连续测定反应体系的折光率变化,待折光率恒定时,视为反应终点。
将反应体系中的固体产物过滤,晾干,得到均匀细碎的白色粉末即薄荷油微粉。将不同物料配比时的包合物微粉进行显微观察,以确定β-CD是否过量(β-CD为均匀板状结晶,它与薄荷油的包合物为细碎晶粒)或薄荷油是否有剩余(薄荷油过量时,包合物晶粒间出现油状物,包合物有油腻感)。通过检查确认,当β-CD的用量为薄荷油的7.5~8倍时比较适宜。
2.2 薄荷油微粉中薄荷油含量测定
将微粉化后的薄荷油产品按文献[1]方法进行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薄荷油含量约在12%~13%之间。
2.3 薄荷油微粉的理化性能测试
2.3.1 粒度检验
取少许薄荷油包合物微粉置载玻片上,用水润湿后用显微镜放大400~1 000倍观察,包合反应完全时,呈均匀分散的微细晶粒,未明显的板块状结晶或油状物。
2.3.2 着色法检验
取适量薄荷油(醇)微粉于试管中用水基本溶解,加苏丹红(Ⅲ)试剂振摇,可看到红色细小油珠迅速从液体内部浮于水面;加亚甲基蓝试剂振摇,试管液体呈兰色,表面无油状物。
2.3.3 薄层检验
取少许薄荷油微粉用甲醇溶解后点样于加入1N NaOH(1∶2.5)的硅胶G板上,以环己烷―丙酮(9∶1)为展开剂,进行色谱分离,待晾干后,喷5%香草醛硫酸液显色,结果 见图1、2。
薄荷醇及包合物色谱图1 薄荷醇 2 包合物
图1、2表明,薄荷油有7个斑点,而它的包合物仅有一个斑点。由此说明,薄荷油成分完全进入了β-CD的孔腔,当形成包合物后,其分子极性相当接近。
2.3.4 差热分析 取薄荷油、薄荷醇以及与它们对应的包合物,用岛津DT-40热分析仪进行差热分析,其图谱 见图3、4。
2.3.6 溶解度测定 取薄荷油及其微粉适量,分别加入不足量的蒸馏水中,在不断振摇下室温放置24 h后,过滤。按文献[1]方法测定滤液中薄荷油的含量,结果可测得的薄荷油分别为0.02%、0.5%。与前者相比,包合后薄荷油的溶解度提高约25倍。
3 小结
3.1 液态薄荷油被β-CD包合后,成为均匀细碎的白色粉末,有一定的水溶性。虽然包合后的溶解度仍不很高,但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口服液制剂或涂搽剂的要求。
3.2 从差热分析曲线看出,薄荷油的气化温度较低,室温条件下即开始失重,160℃时已完全气化;而薄荷油包合物的气化失重温度发生在286℃。这种差异不仅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而且说明薄荷油被包合后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
3.3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薄荷油虽为液体混合物,但它的包合物却有恒定的熔点(实际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128例疗效观察.doc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研究.doc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疗效临床探究.doc
- 苯那普利及甲钴铵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doc
- 苯那普利及伊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比较.doc
- 苯那普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作用及对血清瘦素影响.doc
- 苯酚-硫酸法测定菊苣根中总糖含量.doc
- 苯钠普利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MCP-1影响.doc
- 苯酚-硫酸法测定蛹虫草中多糖含量.doc
- 英国女王-从血腥到文明.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中医诊所申请可行性报告.pptx VIP
- 凉山州布拖县考试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连续观察”(主题阅读)含答案.pdf VIP
- 肺保护-胸外科.ppt VIP
- 巡视巡察领导自查报告问题清单.docx VIP
- 环境工程微生物-微生物生态.ppt VIP
- 2024下半年四川凉山州会理市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5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练习2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考核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3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在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上讲话党委会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