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探析及其机制探究.docVIP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探析及其机制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探析及其机制探究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探析及其机制探究【摘要】 目的 探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方法 复制一定数量的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测量并比较致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足容积,考察试验环境温度对该模型足肿胀度的影响,测定致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足组织中致炎因子的含量。结果 大鼠足跖部注射角叉菜胶后足肿胀度变化呈一单峰曲线,致炎后约0.5 h开始肿胀,2.5~3.0 h达到高峰,8 h后逐渐消退;环境温度21℃~23℃,湿度40%~70%,大鼠体质量约160 g是较适合复制该模型的实验条件;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的足肿胀主要与注射部位前列腺素E2(PGE2)升高有关。? 【关键词】模型探讨;角叉菜胶;足肿胀;机制研究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是一个常用于评价或筛选药物抗炎作用的经典的急性炎症模型,当给大鼠足跖内注射角叉菜胶时能使大鼠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水肿等一系列类似于人体急性炎症的反应,故该模型在新药评价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如何才能复制出一个稳定可靠的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发展到何种程度适合用于评价药物的作用、大鼠足跖部注射角叉菜胶后大鼠足容积随时间如何变化、实验条件如何控制及角叉菜胶如何使得大鼠足跖肿胀等等却鲜有报道,现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SD大鼠,SPF级,雄性,130~150 g,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进,动物合格证号:0026903,粤监证字:SCXK(粤)2003-0002,粤监证字2007A003。动物饲养设施:大鼠独立送回风笼具,型号:IRU-5×5,饲养盒大小为:470 mm×315 mm×260 mm。苏州市苏杭实验动物设备厂。动物饲养条件:自由进食饮水,饲养室温度与湿度:(23±)3℃,(55±15)%。 1.1.2 角叉菜胶Sigma,批号:127H1227;规格:25 g/瓶,贮藏条件:阴凉处,密闭保存。 1.1.3 足容积测定仪 本科室自制。 1.1.4 酶标仪 型号:Emax,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生产。 1.1.5 大鼠PGE2、5-HT、His试剂盒 进口分装,从大连泛邦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购进。 1.2 方法 1.2.1 大鼠足跖肿胀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SD大鼠40只,分成两组,模型组3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分组后按毛细管放大测量法一次测量所有动物的右后足足容积作为基础容积,测量完毕之后在其右后足足跖部位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 ml/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完角叉菜胶或生理盐水后,分别再用毛细管放大测量法测量致炎后30 min、60 min、90 min、2 h、2.5 h、3 h、3.5 h、4 h、5 h、6 h、7 h、8 h大鼠的右后足足容积。 1.2.2 不同环境温度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SD大鼠20只,分成两组,即实验一组、实验二组,每组10只,实验一、二组大鼠体质量均约170 g,两个实验组造模方法均一致,即均用1%的角叉菜胶于大鼠右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注射容积0.1 ml/只。注射完毕后立刻将大鼠置于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实验一组环境条件:温度17℃~19℃,湿度30%~50%,实验二组环境条件:温度21℃~24℃,湿度:40%~70%。分别测量致炎前及致炎后2、3、4、5、6 h的大鼠右后足足容积。 1.2.3 致炎后大鼠右后足中前列腺素E2(PGE2)、五羟色胺(5-HT)、组胺(His)含量的变化 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均衡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一组、模型一组、空白对照二组、模型二组,每组8只。分组后模型一、二组右后足足跖部位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 ml/只空白一、二组分别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致炎后1 h将空白对照一组、模型一组断头放血处死,处死后立即剪取右后足放入4℃的冷生理盐水中备用,致炎后2 h将空白对照二组、模型二组大鼠断头放血处死,处死后立即剪取右后足放入4℃的冷生理盐水中备用。所有组大鼠右后足取材后用咬骨钳将右后足咬碎后放入预先准备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浸泡2 h,检测大鼠右后足组织中PGE2、5-HT、His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EXCEL2003和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各组计量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大鼠足跖肿胀度随致炎时间变化的结果 结果(图1,2)表明:大鼠右后足足跖部注射角叉菜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足跖肿胀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注射角叉菜胶后2 h,约90%的大鼠足跖肿胀度大于等于0.3 ml,致炎后2.5~3.0 h达到肿胀高峰,此时足肿胀度约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