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用改进菱形皮瓣修复创面临床探析及应用
采用改进菱形皮瓣修复创面临床探析及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改进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采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创面48例临床资料。结果 依据疗效评定标准于手术后2个月后进行评定。优31例,良14例,差3例。结论 改良菱形皮瓣设计较为简单,可用于身体各部位,可用于圆形、椭圆形皮肤缺损,尤其常用于颜面部皮肤缺损的整复,效果良好,具有操作简单、血运可靠、转移后张力分布均匀、切口瘢痕少、通用性强的优点。
【关键词】 改进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
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审美的要求提高,对整形外科创面的处理更为重要,对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缺损创面,以往多采用直接缝合或局部旋转皮瓣+植皮术等,因顾及皮瓣血运,皮瓣蒂部有时会遗留较明显的“猫耳朵”,影响外观及功能,常需再次修复畸形[1]。我们应用应用改进菱形皮瓣修复术“以方盖圆”修复皮肤圆形缺损的基础上,根据Z字整形和几何学原理,进行菱形皮瓣的设计形成的转位皮瓣,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创面4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采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创面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4~38岁,平均26.5岁。造成创面缺损的原因有皮肤血管瘤、黑毛痣、瘢痕切除、皮肤鳞状上皮癌、痣切除、底细胞癌切除。部位鼻尖、鼻翼、上唇、面颊部、腹部 、臀部、下肢及前臂。面积最小0.5×0.7 cm,最大12×10 cm。
1.2 方法 根据病灶切除后所形成的圆形组织缺损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松弛情况、皮纹的方向选择,依据DuFour-mentel皮瓣设计原理进行拟转移的皮瓣设计。根据缺损大小划定缺损切除后创面缘AB-CD两条线,确定A、B、C、D四个点,延长BD和CD两线形成交角,对此交角进行角的平分线DE,平分线DE的长度等于AB长度,然后在E点做一EF线,EF的长度等于AD长度,根据皮肤的弹性和松动性进行∠DEF的大小设计,一般原则设计∠DEF为60°。进行改良菱形皮瓣设计后,切除疤痕或体表病变,沿皮瓣设计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深度达皮下深筋膜层,皮下进行潜行剥离皮下组织,掀起皮瓣瓣部,向缺损区旋转推进,分别采用5-0和7-0无损伤线缝合BD点缝合,AE点缝合,DF点相对合缝合,闭和缺损区。术后切口涂以抗生素软膏,局部轻度加压包扎。术后7 d拆线。
1.3 疗效评定[2] 优:皮瓣完全成活,创口甲级愈合,皮肤平整无“猫耳”;良:皮瓣完全成活或有皮瓣尖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或皮肤有“猫耳”;差:皮瓣大部分坏死,需二次手术。
2 结果
依据疗效评定标准于手术后2个月后进行评定。优31例,良14例,差3例。
3 讨论
菱形皮瓣又称为Limbegr皮瓣[3],设计原则为:皮瓣利用缺损邻近处的皮肤,采取旋转和推进相结合的方式直接覆盖缺损区,属于一种易位皮瓣。改良菱形皮瓣是对经典菱形皮瓣即Limberg皮瓣的改进,也称DuFourmentel皮瓣;由DuFourmentel于1962年首先报告[4]。DuFourmentel皮瓣与Limberg皮瓣都是利用与组织缺损短轴垂直方向上松弛的周边皮肤来闭合缺损,由于DuFourmentel皮瓣较Limberg皮瓣旋转的角度小,转移后张力也减少,而且皮瓣角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创面邻近局部皮肤的弹性和松动性而相应变化,充分利用创面周围皮肤的弹性松动,使皮瓣转移缝合后张力比较均匀,缝合后切口线呈钩状,避免直线瘢痕,外观比较满意,皮瓣的均衡张力作用可以减少不平整的发生,且该菱形皮瓣设计比较灵活。
手术适应证于较大的慢性深度溃疡、疤痕或黑色素痣影响功能或容貌,切除后创面常不能直接缝合或勉强缝合后会导致局部移位变形,需要用皮瓣修复的患者。
菱形皮瓣属局部旋转皮瓣,血液主要靠真皮下血管网供给,当皮瓣长宽比例为1:1时,皮瓣应有充足血运,如皮瓣张力大,有时也会发生血运障碍。应用菱形皮瓣进行的修复手术,张力是影响皮瓣血液供应的重要因素之一[5]。应采用菱形皮瓣张力最小化原则进行设计和手术。菱形皮瓣张力的大小取决于∠DEF的大小,∠DEF越小张力则小,反之则大。原则上∠DEF约为60°,既能兼顾皮瓣的张力和保证局部的血供。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改良菱形皮瓣设计较为简单,可用于身体各部位,可用于圆形、椭圆形皮肤缺损,尤其常用于颜面部皮肤缺损的整复,效果良好,具有操作简单、血运可靠、转移后张力分布均匀、切口瘢痕少、通用性强的优点。
参 考 文 献
[1] 汪良能,高学书.整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5-26,141-1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