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灸法在中风脱证治疗中量效观察
重灸法在中风脱证治疗中量效观察【关键词】重灸法;中风脱证
【中图分类号】R24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31-1
作者过去于针灸神经内科工作期间,遇到中风危候之脱证不计其数,采用重灸法治疗,均可获得奇效。该类患者症见昏迷,肢冷不温,胸腹煽动,呼吸浅促、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并持续在50%以下,心率增快并持续在120次/分以上,西医常见于脑血管意外中的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兴奋剂或呼吸机均不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唯有重灸法可挽救患者生命于垂危。总结治法如下。
1方法重灸(每次灸量不少于120分钟)
2取穴涌泉、神阙、三阴交、足三里、大椎。
3操作上述穴位依次悬灸,双侧交替进行,每穴总灸量大约15-20分钟。一般灸涌泉、神阙、足三里时间达到30分钟时,患者呼吸浅促可明显改善,氧饱和度稳定上升,心率逐渐下降。当上述穴位总灸量达到120分钟后,患者呼吸可基本恢复正常。所有经治病例,当日病情均可趋于平稳,并且连续施灸三日后,可彻底纠正中风脱证之――肢冷不温,胸腹煽动,呼吸浅促、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等危重症候,患者均可脱离危险境地。其中一典型案例,在使用呼吸兴奋剂静脉滴注及呼吸机给氧,仍不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持续灸治总量7小时后,病情转危为安。实述经过如下:
患者林某,82岁,突发昏迷1天入院,做头颅CT,诊断:脑干梗死。患者入院症见昏迷,肢冷不温,呼吸浅促,胸腹煽动。测P120次/分,BP90/60mmHg,HR120次/分,R35次/分,氧饱和度50%。入院后即刻予呼吸机面罩给氧辅助呼吸,可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配液后持续缓慢静滴维持,氧饱和度上升至80%,但于入院第三日,晚间9点,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50%以下,考虑患者阳气暴脱,即刻予灸法治疗回阳固脱,灸双侧神阙、涌泉、足三里约30分钟后,患者氧饱和度逐渐回升至80%,呼吸逐渐有力,至深夜12点持续灸治达180分钟,氧饱和度回升,持续稳定在90-95%时,停灸法治疗。至凌晨4点,患者停用灸法4小时候后再次出现呼吸浅促,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到45-50%,即刻再予灸法治疗,灸治30分钟后患者氧饱和度再次逐渐回升至60%。持续灸治,患者氧饱和度以每小时10%逐渐回升,呼吸逐渐平稳,因患者上述穴位灸治时间过长,穴位皮肤微红、稍突出,故另选双肺俞、中府、合谷、外关、丰隆持续灸治,一直至次日早晨8点,当晚灸法治疗共记7小时。经治后患者一直呼吸平稳,从此停用呼吸机给氧,并在停用可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治疗情况下,氧饱和度维持在90-100%,BP120-130/80mmHg,HR80-90次/分,P20-28次/分,此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存活了3年。
4讨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燕窝泥外治小儿危证篇指出:患者昏迷,肢冷不温,胸腹煽动,呼吸浅促、中气将离根。(1)若中气亡脱,中土无根,肾水不能复生,肝木之气枯竭,五行消灭,人不能生也。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气之根。艾叶,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2)重灸涌泉、神阙回阳救逆,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于垂危。作者临床验证《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系统中医理论,重在求得人身疾病的根源,于人体五行生化之中,找到五行运动之不圆,对危重症候,大补其所虚,求得了妥善实在的救治方法。此证元气虚于下,阳气暴脱于上。重灸涌泉、神阙穴,用外治之法,引火归元,温下补木补土。中气旋转,升降复旧,是以病向良好预后转归。印会河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指出: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先天之本”。(3)涌泉为肾水起始穴,中气之根。脾胃相为表里,同位于中焦。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4)神阙为中焦脾土胃土之际,为中气之位,人之生死取决于中气存亡而已,本法使用重灸涌泉、神阙等,外治救中气而活,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中医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的事实论证。其余穴位中,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取之由下以上,于阴中求阳挽救阳脱。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取之直救中气。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取大椎直补亡脱之阳,诸穴共用,方能起死回生,挽救患者生命于垂危。
参考文献
[1] 李可,刘力红,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84.
[2] 清.本草备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2-63.
[3]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39.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消痛灵巴布剂中延胡索乙素经皮吸收量影响.doc
- 通化市8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研究.doc
- 通心络、氨氯地平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doc
-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研究.doc
-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临床观察.doc
- 通心络联合欣泰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影响.doc
-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8例研究.doc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 通心络超微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疗效观察.doc
- 通榆县护理人员现状调查及研究.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