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概况台湾光电业的概况-以LCD 为例 - 建国科技大学.PDF

产业的概况台湾光电业的概况-以LCD 为例 - 建国科技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的概况台湾光电业的概况-以LCD 为例 - 建国科技大学

2009第四屆卓越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176 台灣光電產業業的概況的 概 況-以LCD 為例 楊勝欽,修平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經營系 林忠明,建國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黃中十,建國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1993年3月台灣首座第一世代 廠開始運作、接受日本的技術訓練後,投入 TFT 大量的資金實行迅速量產成為全球 的供應大國。這是繼「矽產業」後在短短 LCD 十年內又創下另一項奇蹟,台灣LCD 產業被期許為「兩兆雙星」產業,在資本投 資、人才聚集及產業網絡等長期結構的形成過程,儼然成為明日之星,在各家 LCD 大廠快速擴產下,已是全球市場的領先指標。2009年下半年全球 供需則將趨 LCD 於平衡。但由於 價格向下走勢確立,為能提升獲利,在不景氣的時候,作好 LCD 加強體質、研發與管理、降低成本等動作將是 廠 2009年努力的目標。 LCD 本研究將先就目前光電產業概況做分析,以 產業龍頭-友達光電為例,進 一步探討台灣光電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LCD 關鍵字:光電產業、 LCD 、友達光電 2009第四屆卓越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177 1.緒論 LCD是台灣光電產業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之一,台灣光電產業發展目前建構的 最完整項目也應推LCD 。在世界各國高唱綠色環保、流行推向數位以及TFT-LCD 在廣視角、高解析度、高彩色飽和度和大畫面等技術不斷突破之下,LCD監視器 迅速取代CRT監視器市場,尤其歐洲聯盟規定 2004年全面禁用CRT監視器,現在歐 洲地區對於LCD監視器的需求已經增 加很多了 。目前台灣有奇 美電 子 、友達光電、 中 華映管、廣輝電 子 、瀚宇彩晶 5家上市上櫃公司進行大尺寸 LCD的 生產,是繼半 導體產業後另一大規模的投資。本研究將先就目前光電產業概況做分析,以 LCD 產業龍頭-友達光電為例,進一步探討台灣光電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2.台灣光電產業業概況概 況 2.1台灣光電產業業(LCD)的發展與現況 台灣 LCD產業起源 於1990年(聯友 ) ,1993年3月台灣首座第一世代TFT廠 開始運作,但因 為技術、人力與財 力薄弱 ,一 不為日本韓國重視 直到全球金 融風暴 ,日本因 為南韓競爭壓 力而年年虧損的 TFT產業,才決心與台灣策略聯 盟接受日本的技術訓練後,投入大量的資金實行,在進入量產短短 三 、四個月, 便 將生產良率 提升至六 、七成。台灣TFT的發展,從 1990年投入的第一世代廠 到2006年的第七世代場。速度之快,嚇壞了 日、韓 兩國。且2003年超越了日 本,成為排名世界第二的 生產國家。2003年日本進行高畫質電視廣播 ,預計會 全球帶 來一波換“機”潮 ,而液晶產品的輕.薄.省的 特性 ,台灣TFT產業製 造更多商機台灣 TFT產業,由於材料成本能自 產六成,為傳統 產業最易發揮之 處 。周邊 產業如包裝 、物流等服務 產業因而非常適合台灣發展。 目前,台灣光電產業的現況為:日本 方面考慮製造 成本偏高下,已逐步釋出訂 單 ,且多轉往在TFT市場大的台灣,日本則朝 技術精進方向發展,包括 最新製程 的 LTPS(低溫多晶矽 或小尺寸方) 向。台灣大部 分廠商則以接訂單的模式為主 ,承 接來自 技術移轉廠商的訂單 。目前也漸漸出現一些自有品牌 。至於韓國廠商承襲 過去資訊 科技業界慣用 手法 ,在最短時間 達到龐大規模方式爭奪 市場佔有率第一 位, 且著重自有品牌策略 ,有別 於台灣早 期的經營模式 。 2.2台灣光電產業業的特質的 特 質 2.2.1發展快速 台灣在 1990年左右才導 入這項技術,在1997年才大量擴展生產線 ,卻 在2001 年就躍居 全球產能第二的位置 。對全球電子產業而言 ,台灣繼「矽產業」後又 2009第四屆卓越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178 創下一項奇蹟,在短短十年內將技術引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