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社会互动谈幼儿园环境设计-台北立大学数位学习系统
從社會互動談幼兒園環境設計
劉玉燕
(新北市私立佳美幼稚園主任,台北教育大學兼任講師)
本文主要在探討幼兒園中的社會互動空間的環境設計。首先簡述社會互動對
幼兒的助益。其次說明環境設計品質與社會行為的關係,環境能支援人的行為,
也會限制人的行為。再來,以 Alexander 的「空間和事件」的關係模式,來說明
只有在空間與人的真實生活經驗連接起來,才會成為建築模式。
最後,也是本文的重點,仿照 Alexander 的「建築模式語言」概念,提出幼
兒園的社會化空間會出現在:「入口轉換空間」、「建築的外緣空間」、「活動區旁
停留空間」、「通道空間」,以及「舞台般的樓梯」等場所。
當然還有其他的社會相關的空間,譬如有多樣學習角落的教室,就是小孩最
基本且最重要的社會化空間,若能將角落學習的精神擴大到全園,那麼全園的環
境都能成為幼兒社會互動的空間。
幼兒為什麼要社會互動
小孩來到學校,希望與人互動、與世界互動。心理學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
一書中提到:「小孩甫出生,離開母體,這時融入社會是他唯一選擇」。幼兒脫離
母體來到世間,他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也因失去與母體連結而感到孤立
無援;可是他不可能再回到母體,這時尋求與社會的連結關係,是他唯一的選擇。
幼兒最早的互動對象是和他的父母、兄弟姊妹、親友等;再來,則是他與社
會組織的關係,如社區、教會,但最重要的就是學校了。
幼兒園是幼兒脫離母體後第一個接觸到的社會群體,幼兒園教育要能讓幼兒
將與母體的關係,順利轉換成與社會、與世界的關係。幼兒若能與人、與世界建
立起新的關係,幼兒因肯定自我的存在,他就不再是孤獨無依的個體。
社會互動促成「自我」概念的形成
社會互動有助幼兒自我、人格的形成。在談到人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哲學家兼社會學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認為:我們是透過發現他人的
內心世界,而學會思索自我的。 「我們在孩提之時發現『自我』的過程,是透過
發現他人以及他們對自己和對我們的概念而來。」 《見樹又見林》。米德也提到:
「一個人的理想自我在社會經驗中發展,產生於別人對他的希望與評價。(譬如:
子女依照父母的希望與評價養成他們的舉止態度,青年男女按照他們情人的愛惡
改變自己的一切;)以及個人對自己崇拜者的模仿。就是這樣,社會中別人的期
待形成了我們的性格。」
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大都由別人對他的看法所塑造的。早年如果沒有與他人
互動的經驗,這個「自我」根本無法完成。
社會建構式的學習
互動的概念並不只是一般所認為的「人際關係」。小孩來到學校,除了希望
與人互動、也希望與世界互動,與文明接軌。幼兒園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互動
學習,除了有助小孩形成自我與人格,也要積極協助幼兒建構新知識。幼教新課
綱特別提出在知識獲得上,鼓勵小孩透過「社會建構」的方式來學習。
非正式的學習
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認為:大多數人都是在學校之外獲得他們的
大部分知識的。我們大都是在正式的課堂之外,學習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說話、
如何做事,學習到我們後來真正運用到的能力;並且在正式課堂之外培養出對各
種事物的興趣。他在《非學校化社會》(吳康寧譯,伊凡.伊利奇著,1994)一
書中提到:「實際上,學習乃是他人操縱愈少愈好的一種活動。大部分的學並不
是教的產物,而是不受干擾地參與饒富意義的情境(meaningful setting)的結
果,大多數人都是在身心「投入」時學得最好。」
這些非正式的學習主要是經由同學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在生活上的互
動學習到的。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學校的環境設計,如何在學校的生活環境中創造
出讓學生之間或者學生和老師之間有很多非正式的互動的機會,就變得非常重
要。
環境與社會行為的關係
當建築物被建造起來,它的實質量體、造型即被確定了。但是量體、造型並
不是蓋建築物的最終目的;建築的最終目的,是要能誘導出某種關係模式,讓人
與環境之間產生有意義的互動關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事故-我们在圣雄.PPT
- 二传输线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PPT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房山云居寺与石经山-中国国家图书馆.PDF
- 二十一章.DOC
- 二号线轨道初设说明书-南京地铁.DOC
- 二城的用地规划.PPT
- 二十世纪欧洲的都设计理论.PPT
- 乳腺癌-山西肿瘤医院.PPT
- 二恒温培养箱和霉菌培养箱.DOC
- 二号公告 - Y2Y.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