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名城开发案例研究国内案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名城开发案例研究国内案例

一、历史名城开发案例研究 (一)国内案例 1. 丽江 1.1 背景 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地理坐标为东经 100°14’,东 经 26 °52’。古城海拔2400 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 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1997 年12 月3 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 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 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 织列为世界遗产。 库 1.2 策略 (1)保护策略: 文 S 丽江市的旅游发展是在古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体 现在: E  城市格局以及建筑风格保护 新区脱离旧城发展,建立以古城为中心的景观保护体系;营造名城历史文化 B 和环境氛围。 建筑物修缮:古城传统民居的平面格局、尺度、构筑方式、造型轮廓、立面 风貌、细部装修、院内外环境等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要求,列出了各类建筑物的保 护维修要点。  民族文化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纳西古乐、东巴文化(东巴纸、东巴文字等) (2 )开发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1999 年举办东巴文化艺术节,推出大型节庆活 动;纳西族史诗歌剧《鲁班鲁绕》;张艺谋《印象丽江》大型演出;四方 街纳西古乐乐场。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东巴纸作坊、摩挲披肩现场制作,并吸引了一 些纳西族以外以手工创作为主的商业。  恢复修建木府、流官府衙、雪山书院、次庙、武庙等文化古迹,使古城 多元文化得到更加完整的展示。  特色民居客栈:民居客栈不仅收费低并具有各自的特色。  古城由单一观光旅游向深度休闲游发展,出现书吧、酒吧、咖啡馆等吧 库 类场所。文化休闲旅游发展的模式是,旅游者出于对“自由、放松、随 意”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旅行生活中自然流露的从容、自在、舒适、 悠然。 文 S  完善的解说及标示系统 1.3 主要问题 E  单一观光的旅游产品格局 B 最初丽江旅游产业的总体格局是单一观光的格局,其它类的旅游产品还没有 形成气候,这也直接造成了游客人均停留一天半,甚至不到一天半的局面。丽江 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观光游向休闲游的转变。  城市建设问题 丽江市的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选择了在古城的外围重建新城的发展模式,一 些现代化的建设模式在新城中大肆建造,完全忽略了古城所具有的风貌特色。没 有特色的现代新城景观,对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致命伤,而且其消极影响可 能会是相当长远的。  超容量问题 丽江城区不到20 万人口,2000 年接待游客超过290 万人次,2001 年超过300 万人次,这就意味着城区平均一个居民的游客接待量是15 人次。而在旅游发达 国家,或者发达地区,一般达到一比二就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  传统文化的冲击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丽江旅游的负面影响在丽江古城日渐显露:游客的大量 涌入使古城难以承受,太多的商店、饭馆、旅馆使古城几乎成了一个大商场,失 去了原本作为居住区的那种宁静和安详。在古城的局部地段如双石巷、积善巷等, 库 古城居民开始了不正常的迁离,原因在于旅游干扰了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利益驱 动使居民将住宅改为商店,年轻人追求现代化生活。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古城 文 的一些传统文化正在无形中变异、消失。 S E B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