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体验式作文中“仿写”的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体验式作文中“仿写”的运用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广大教师去研究和摸索的难题。学生的写作应该立足于文本,由学生发挥想象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写作指导方式,它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奠定了基础,是一种可以推广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的文学样式都是从旧的文学样式中孕育出来的,如小说的产生可以从司马迁的人物传记中找到源头。仿写可以作为一种写作指导方式适当地运用于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它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等诸多方面,能够考查学生多种能力,体现了较高的综合能力。   一、仿写古来有之   舞蹈产生于模仿之中,绘画开始在模仿之中,作文也始于模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太多的古今中外文学名家的成功之路恰恰证明了它。如:唐代诗人王勃写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就是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李白仿崔颢的《黄鹤楼》写了名诗《登金陵凤凰台》。模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鲁迅先生写了新《狂人日记》,这都是耳熟能详的事。此外,曹禺喜欢模仿易卜生先生的写作风格,茅盾喜欢模仿沃普敦?辛克莱,冰心的小诗更多的模仿了泰戈尔。可见,模仿在作家文人的创作生涯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二、仿写的现代解读   仿写又叫摹拟。摹拟作文,先要选取一篇古人的名作,然后研究其中技巧,仿照此文创作一篇新的文章。根据一篇或一段文章的叙述方式、艺术手法、结构特点等,按题目要求,进行临摹、模拟的一种写作方式。   仿写不是抄写套作,需要自我消化,体会神韵。它最终还是需要创新,需要有作者自己的思想、灵魂,在仿写中成长,这才是目的。写文章不从仿写入手,也必定无法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之精华。古代大家扬雄作太玄、法言和方言始于仿写。柳宗元、辛弃疾、欧阳修,没有一位不熟读古文,拟摹古文,以致融会贯通,再创新发明,自成一家。   写作学习中的“模拟”,就叫做“仿写”。所谓“仿写”,就是用我们读过的文章、学过的范文做范例进行模仿写作。仿写会在叙述方式、艺术手法、谋篇布局上和相仿的文章有相似之处,但文章的主题、语言的风格,还需要自己揣摩形成。给学生一个写作的工具,但是如何运用的得心应手,还需要学生自己琢磨。因此,模仿也是一种创新,是在对文章品读积累上的自我创造。   三、仿写的三原则   1.模仿形式和方法   在抄袭之风和套作之风盛行的当下,批评和责难纷至沓来,这让学生对写作模仿退避三舍。这种草木皆兵、因噎废食的做法并不可取。古人曾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好的文章会给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写作的过程中,在有意无意间就拿来一用。但因有了自己的创新,这种“拿来主义”就是模仿。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亦会偷”,模仿,是学习??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偷其意、偷其气就是高级模仿,是真正意义上的借鉴。偷其字是低级的模仿,就是摘用,类似于抄袭。“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的就是高级模仿与低级模仿的区别。我们应该提倡的当然是真正的借鉴,但作为学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模仿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应以鼓励为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成功的模仿实践。   2.模仿要多阅读   仿写不能停留在机械模仿阶段,长期持之以恒的广泛阅读方能为高级仿写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才是仿写的“无为大法”。如从语言角度来说,鲁迅的犀利笔法,老舍的闲适风韵,皆可细细揣摩。古人云:“文到妙来无过熟。”长期大量的阅读,必然能够使仿写轻车熟路,下笔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模仿起来,而无任何斧凿的痕迹。   3.模仿要循序渐进   模仿,不能画虎不成反类犬。模仿要创新,不能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用旧瓶装新酒。先从句式、再到段落、再到谋篇布局,循序渐进,模仿得多了,就会熟能生巧。模仿是写作的开始,并不是写作的结束,更不是写作的终极目标。美学大师朱光潜指出:“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创造。”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是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一半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在写作训练中,我们只能把模仿作为训练手段,通过创新写出自己的个性,才是写作训练的“醉翁之意”。   综上所述,优秀作文的诞生都不是速成的,是长期练笔的结果;丰富的想象,新奇的联想,也不会从天而降,同样是平时勤阅读、多阅读的结果;在平时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就要多作“仿写”的思考与训练。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联想、想象、记忆、迁移等思想规律,实现对新知识的认识,并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仿写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一中(342100)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