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盆地东部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发育-第四纪研究.PDF

四川盆地东部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发育-第四纪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盆地东部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发育-第四纪研究

第 33卷 第 3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3, No.3  2013年5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y,2013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3.03.06 文章编号  1001-7410(2013)03-461-10 四川盆地东部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发育 ①② ③ ① ④ ⑤ 王 平  刘少峰  郑洪波  王 凯  杨雪松 (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 ① ② ③ 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 710054;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沧州 062450) ④ ⑤ 摘要  利用构造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和川东-湘鄂西弧形 带的地形特征和水系样式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1)弧形构造变形机制控制了大尺度地形特征。在大巴山弧形 带的逆冲推覆机制作用下形成高海拔-高起伏地形,而在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的拆离滑脱机制作用下形成高海拔- 低起伏地形。2)弧形构造扩展模式控制了水系样式。大巴山弧形带“推土机”式扩展模式导致山脉前缘发育横向 水系,而川东-湘鄂西弧形带则表现为“三维”构造扩展,即在垂直构造走向递进式扩展的同时,还伴随有平行构造 走向从中央向两侧的扩展,此种模式导致弧形带发育由中央分水岭分隔的纵向水系。弧形构造控制的地形和水系 发育规律还暗示了长江三峡的成因。长江三峡很可能是在川东-湘鄂西弧形构造变形阶段首先发育先成河,而后 由于构造叠加作用伴随河流下切而形成的深切峡谷。 主题词  弧形构造 构造地貌 横向水系 纵向水系 长江三峡 中图分类号   P9312    文献标识码  A 的深度,造山带基底的隆起样式等等[5]。这些因素 1 引言 是否也会影响到地貌和水系的发育呢?本文以四川 弧形构造特指造山带及其前陆褶皱逆冲带形成 盆地东部两个典型的弧形带,即北部的大巴山弧形 的弧形弯曲,其规模从数十公里到上千公里,广泛发 带和南部的川东-湘鄂西弧形带为例,以数字高程 育于 大 陆 山链 之 中,如 欧 亚 造 山带 的 Jura, 模型(DEM)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大尺度地形和水系 Carpathians,Zagros和 Himalaya都是典型的弧形构 样式分析,进而探讨了弧形带对地形和水系发育的 [1] 造 。弧形构造通常决定了山脉地形及水系样式, 控制作用。 甚至控制了沉积盆地的发育。以Himalaya为例,在 2 区域地质概况 主中央冲断层之上形成了平均海拔超过 6000m的 弧形山脉,山脉南缘发育大量垂直构造走向的横向 四川盆地位于上扬子地区,周缘环绕有多个造 [2] 水系 ,沉积物被直接搬运至 Himalaya前陆盆地; 山带而呈菱形展布,西北为 NE走向的龙门山造山 而在弧形带内部则以平行构造走向的纵向水系为 带,西南为近 SN走向的川滇构造带,东北为 NW 主,它们在两侧的 Himalaya构造结发生收缩、转 NNWWE走向的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东南为 NNE [3] 弯 ,沉积物分别被搬运至印度半岛两侧的海底 NEWE走向的川东-湘鄂西弧形构造带。盆地内部 [4]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