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若干思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既包括学生的学习,也包括教师的学习与提高,既包括对学习对象的认识,也包括对学习方式的认识。比如说,新课程下,教材变了,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变化?作业有没有变化?课堂有没有变化?同样的课文,老教材新教材都有,是还是按照原先的讲法学法还是有所突破?学生听课听课,只是听吗?怎么进行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打破了原有的一张试卷式,但是什么算真正学语文了,学好语文了?如何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或者优效性至为重要。 问题的提出 何为效率? ①机械、电器等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 ②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一、语文学科的认识 1.思想性。 2.文化性。 3.多元性。 4.独特性。 5.素质与涵养。 6.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师身份的认识 1.教师是学习者,需要自觉 2.教师是感悟者,需要灵性 3.教师是参与者,教师不是权威,体现认识的多元性;教师不是裁判,重在学习的参与性;教师不是专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必过于精深。 4.教师是引领者,指导者,影响者,需要方向、方法、言行。 课堂感言 语文课上的讨论,让我们在生活的浮华面前沉静下去,反思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生活。科技时代如何保持人文精神,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这种话题让我们更感兴趣,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理智的分析和思考.写作之后自己的思想认识也提高了。(东北师大附中高二2班郑菁菁) 课堂感言 原先总说写作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往往又陷入人云亦云的状态。不过今天的作文课让我们知道,盲从就会迷失自己,只有自己冷静地思考,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东北师大附中高二2班张之倩) 课堂感言 原先对写作的认识不深,以为就是码文字。所以总是对付。这堂作文课让我知道,写作是自己思想的表达,思考是写作前最重要的工作,没有思想的或者满篇套话的文章写了还不如不写,真正的写作既要有写前的思考,也要有写作后的收获。文章合为时而作,今天我才理解它的含义。(东北师大附中高二2班徐楠) 课堂感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语文课也是一次自我教育,不但完成了作文,还知道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先感觉这些离我们很远,现在有了切实的感受,甚至还有了一种责任感。我深深地觉得在现代社会,更应该关注、保留我们人的感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东北师大附中高二2班程诺) 三、教育对象的认识 1.可塑性,习惯的培养 2.发展性,潜力的挖掘 3.情感性,情感的培养 4.生成性,灵性的调动 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 灵性 人类的创造活动中除了自觉的意识活动外,还有各种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人脑能够提取这些不为人自觉地意识到的各种深浅不等的潜沉着的潜知,可能是被自觉思维所搜寻到的,也可能是被意识中的有关观念吸引上来的。它既可以被有意识提取,也可以被无意识诱发。 灵性 这种被无意识诱发的灵感活动,就其诱发的潜知方式而言,一类是潜在的观念、信息、知识被类似的偶然机遇所诱发,一类是创造者在久思不解的困境中,思想一旦放松,大脑会在没有外界机遇触发的条件下突如其来地闪过原来没有想到的念头,一下子使问题得到澄清,出现令人狂喜的顿悟。从灵感激发系统中触发信息的来源看,一种是于偶然机遇激发的灵感,一种是来自创造者内部积淀的意识。 灵性 学生的灵性调动需要有几个方面的条件: 其一,必要的学科知识积累。 其二,必要的情感体验。 其三,学生的身心必须出于积极放松状态。其四,学生灵性的调动,需要有幽默、细腻的心理,需要有清楚的语言表达,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其五,学生的灵性的调动,需要师生的相互沟通、需要时间的静默、需要教师的灵动调动,等等。 学生的 “哲言” 生活—— o生活就像拉灯前无尽的想像的期待,或许就是拉灯后无奈的失望。 o生活需要“平凡”的色调去勾勒,亮点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 o生活是这样的事物,你四处寻觅,却不知已身在其中。 o生活就是拿生命去换取一切然后再留下一切。 o生活就像一根火柴,用过了就不会再点燃。 o生活不过是赛跑,终点是死亡,但比的不是速度,而是看谁的足迹更深。 o它最大的魅力在于你虽然可以计划下一刻将发生的事,但却经常不按你计划的上演。 时间—— o谁都可以在时问的长河中激起大大小小的浪花,但任何人都无力改变它的流向。 o太多人觉得它多得用不完,同样,太多人觉得它少得可怜,然而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东西很公正。 o也许时间给贝壳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沙子的定义是宝石,也许时间给种子的定义是鲜花。 o十三亿人用着同一秒钟,但创造的价值却千差万别。 o人把几十年视作全部,时间把几十年视作瞬间。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