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kqblx_jy0401.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唾液腺   概述:   外分泌腺,分泌物(唾液)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又名涎腺。   三大、N小   唾液来源比例:25%腮腺,60%下颌下腺,5%舌下腺,5%~10%小唾液腺。      学习要求:   掌握唾液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三对大唾液腺的组织学特点   熟悉腺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涎腺的功能   主要内容:   一、一般组织结构   二、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涎腺的组织结构      涎腺分泌单位结构模式图      一、分泌单位   (一)腺泡   连接于导管末端的盲囊,由单层腺上皮组成,为分泌部,外周有基膜包绕。在腺细胞和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有收缩功能,协助腺泡排出分泌物。?      腺泡分型:   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1.浆液性腺泡   球形,由浆液细胞组成   细胞呈锥体形胞核圆形,位于基底1/3。胞浆嗜碱性,胞质色深,含酶原颗粒。浆液细胞主要表达α-淀粉酶。      2.黏液性腺泡?   形状:管状   由黏液细胞组成,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胞浆含丰富黏原颗粒,制片过程中被破坏,胞浆透明呈网状结构。      浆液性腺泡与黏液性腺泡对比   浆液性腺泡 黏液性腺泡 腺泡形状 球形 管状 细胞形状 锥体型 锥体型 细胞浆 嗜碱性 微嗜碱性 分泌颗粒 酶原颗粒,小 黏原颗粒,大 分泌物性质 稀薄,呈水样 黏稠   3.混合性腺泡   黏液细胞+浆液细胞。   黏液细胞组成大部分,紧接闰管,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称为半月板。浆液细胞的分泌物由细胞间小管通入腺泡腔内。      (二)导管   涎腺的导管系统特点:   复杂有分支,分为闰管、分泌管(纹管)、排泄管。前两者均位于小叶内,后者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      涎腺的导管系统特点:   管径由细变粗,细胞由立方变为柱状,由单层变为复层,最后汇集成总排泄管,将分泌物排入口腔,混合形成唾液。      1.闰管?   导管最细小的终末分支,连接腺泡与纹管。      形态:光镜下管壁上皮矮柱状或立方形,胞浆少,染色淡,胞核圆形且大,位于中央。      功能:   发挥干细胞作用,分化为腺泡细胞,或肌上皮细胞,或纹管细胞   2.分泌管   连接闰管与排泄管,单层柱状细胞组成。      镜下见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或近基底部,胞浆丰富,强嗜伊红。细胞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纹管      电镜下: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内折,形成垂直皱褶,夹有纵形排列的线粒体,即“纵纹”。      功能:   主动吸收钠,排除钾和碳酸氢根离子,并转运水,改变唾液量和渗透压。功能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等激素调节。细胞底部的折叠与线粒体起“钠泵”作用。   3.排泄管?   起于小叶内,与分泌管相续,出小叶后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中,称为小叶间导管;      管壁细胞变为复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      含有许多小的基底样细胞,即所谓储备细胞,亦可能发挥干细胞作用。      最后,各小叶间导管汇集成更大的总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其上皮逐渐变为复层鳞状上皮,并与口腔黏膜上皮融合。      导管系统   闰管 纹管(分泌管) 排泄管   小叶内 小叶内 小叶间 上皮 单层,立方或矮柱状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复层柱状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 核、浆 浆少,核大,核位于细胞中央 胞浆丰富,核位于中央或基底   特征性结构   细胞基底的纵纹   功能 吸收Cl-分泌HCO3-潜在干细胞 吸收Na-排K+、HCO3-,转运水     “肌”-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      角蛋白组织化学染色   “上皮”-角蛋白(+)      肌动蛋白组织化学染色   四、结缔组织   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在腺体表面形成被膜,被膜再分出纤维间隔,伸入腺体内,将腺组织分隔成许多腺叶和腺小叶。血管、神经和导管均伴随被膜、叶间或小叶间结缔组织出入腺体。   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      三大唾液腺分泌单位的模式图   a:腮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I:闰管  S:纹管   大涎腺   一、腮腺   纯浆液性腺;      闰管长、分泌管多      正常腮腺组织内,尤其近表面部分经常出现小的淋巴结,有时呈壳样包绕在腮腺腺叶外围。此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Warthin瘤和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基础。      下颌下腺   混合腺,以浆液为主,并有少量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   闰管短,分泌管长。   导管周围伴有弥散淋巴组织。      舌下腺   混合腺,以黏液性腺泡为主。   闰管,分泌管发育不良,腺泡可直接连于排泄管的远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