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现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背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篇 导 论
第一章 现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背景
本章学习目标
1.熟悉古典管理理论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及主要贡献。
2.熟悉行为科学理论和梅奥的霍桑试验。
3.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
4.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5.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6.理解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有关“人”的问题受到管理者和企业家前所未有的关注。人被认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成功的关键。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经常遇到或感受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例如,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部门之间冲突严重、上下级沟通出现问题、群体凝聚力低下、奖惩制度起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等,这些问题使得管理者和企业家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甚至使企业丧失市场竞争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必须研究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及人际技能,认识它们对管理效力的重要性,而这些就是组织行为学的范畴。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组织行为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起源与管理背景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组织行为学起源于早期古典管理理论,创立于行为科学理论,发展于管理理论丛林,流行于当代管理实践。
一、古典管理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主要源自于古典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对劳动生产率与劳资关系的关注为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弗雷德里克·泰勒、亨利·法约尔。
(一)理论先驱的贡献
1.亚当·斯密(1723—1790年)
1776年3月,亚当·斯密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劳动分工理论对于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理论,都与斯密的这一学说有着“血缘关系”。斯密有句名言:“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斯密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利己主义,所以,每个人的利己主义又必然被其他人的利己主义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正当利益,由此而产生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脚点的。这就是所谓“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便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
《国富论》不仅建立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殿堂,而且成为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同时为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准备。
2.罗伯特·欧文)
5%、10%或15%,而是50%,甚至100%;不仅如此,对人所表示的关心,有助于减轻“人类苦难的积聚”。企业管理中如果没有对人的关心,长期获取丰厚的利润将会困难重重。因此,欧文在管理企业中注意运用灵活稳健的人事政策和处事方法。
在管理中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罗伯特·欧文可以说是最早的一个。
3.查尔斯·巴比奇)
1832年发表《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一文,指出劳动分工可以缩短工人学会操作的时间,可以节约变换工序所费的时间,可以促进专用工具和设备的发展等。他根据对制造程序和工作时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专业技能作为工资与奖金基础的原理,成为后来“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4.亨利·汤恩(1844—1924年)
亨利·汤恩在1886年发表《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一文。他指出管理问题同工程技术一样重要,管理应当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从工程技术领域中独立出来,有管理才能的人,应该经过生产技术和行政事务两个方面训练,并在具备经验的人员中选拔。
(二)科学管理的诞生
1.弗雷德里克·泰勒)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不过是一种节约劳动的手段而已”,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泰勒强调在生产组织方面建立各级责任制,企业的管理职责应当由管理者负起,而不是企业主。在工资支付方面制定“级差计件工资制”,明确按规定方法工作,超过标准定额,以高工资率计件,以资奖励,否则一概以低工资率计件。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大大刺激了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大大增加了企业主的利润收入。泰勒一生中花了大量精力来研究如何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同时,泰勒认为一切管理问题都能够而且应该采用科学方法,主张一切工作方法都应该通过考察并由管理人员决定。他把管理的职能概括为以下四点:
(1)搜集、整理、分析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制定和不断完善科学的工作方法;
(2)对工人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3)在工人和管理人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