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故事-北京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洲七 余章瑞编著 北 京 出 版 社 城 书 故 书 藏 书 有 福 孩书有福 — 代目rJ舀 我国藏书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史《记》说, 老子当过周守藏室史的官。藏室史即藏书室之史。汉代官方 藏书很盛, 汉《书》说,汉兴,改秦之政,大收编籍,广开 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 充秘府。”至于私家藏书,公认最早的当推孔子,他设帐授 徒,必定集藏不少文献。墨子也是一位,他南游卫地, “载 书甚多”。 “藏书”一词,始见于 《韩非子 ·喻老》。 庄《子》 也有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之说,不过据注解,是 藏“其所 著书也”,与大量收藏别人著作不一样。惠施也是, 庄《子》 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自汉而后,私家藏书,代不乏 人。只是唐代以前成书不易,藏书家少些,宋元以后就多 了。 藏书,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士人生平 第一要事”(高镰)。“欲致力于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 必先藏书。藏书者,通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张金吾)。 娜 丫 丫 明代杨循吉爱书人骨髓,作诗云:“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 甲 然。” “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清人杨鼎,辛勤十七载,匡图 积书四万卷,旁人笑他迂,他说藏书味道腆。本书讲述的藏 书家们倾财求书、舍命护书、埋头抄书、勤奋读书的故事, 旅 书 故 攀 狱 书 有 福 读来令人感奋,也饶有兴味。这里略作介绍。 爱 书 求 书 清人孙庆增说:“购求书籍是最难事,亦最美事、最韵 事、最乐事。”这是经验之谈。藏书家们都在干这件很难也 很有味道的事。他们 “见图籍则破产以收,获异书则焚香肃 拜”。明人郎瑛一遇好书就尽力购求,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 以致藏书日富、学问日深而家境 日贫。王世贞为买一部宋版 前、后 汉《书》,卖掉一处庄园。清人马思赞知查姓人家有 宋版 《陆状元通鉴》,多次求购未成。后查家安葬亲人,选 定的吉地正是马家田土,马思赞闻讯大喜,即以良田十亩换 取该书一部。明人吴琉、清人吕抚,分家析产,只取家中藏 书,不受广厦良田。清初叶树廉,战乱中家产毁失,亲友慰 问,他V额说:“资财无足言,独惜我书耳。”人皆笑之。明 人王文禄,家中失火,他大叫: “但力救书者赏,他不必 也。”秦桧之子秦嘻欲夺王廉清家中书,说只要把书给他, 便可得做高官。王廉清号泣拒之,说: “愿守书以死,不愿 官也。”秦嘻不能夺其志,只好作罢。 一些故事讲述藏书家们得书时的欣喜,失书时的懊恼, 以及求书中的种种遭遇。清初王士祯官至刑部尚书,还经常 到北京慈仁寺书摊买书,买到好书就很高兴,有时犹豫未 买,再去时书已被人买走,就懊丧不已。他在 《香祖笔记》 娜 甲 娜 中记了两件后悔的事:“余庚申冬过之 (慈仁寺),有 《两汉 切 }亘x 纪》初印本,最精,又 三《礼经传通解》,亦旧刻,议价未 就。明日市期,早过之,已为人购去,懊恨累日,至废寝 食。壬午夏,见旧版 雍《录》,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