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铝硅金材外层电解化铬技艺的优化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水平CrO3含量,g/LA稀土含量,g/LB硫酸含量,g/LC15010.328030.7316052.01.4镀层性能测试利用XT-16A型光学显微镜测定镀层厚度。采用日本产的MVK-H3硬度测试仪观察镀层表面和截面的组织形貌,并测定镀层的硬度。采用热震试验对镀层的附着力进行检验,将试样放在S2-8-10箱式电阻炉进行加热到300,保温20min,取出后迅速投入冷水中骤冷,反复10次,如果第1次加热骤冷就出现起泡、起皮、自然剥落等现象记为0分,第2次加热骤冷后起泡起皮等记为10分,以此类推,能通过10次热震而不出现缺陷者记为100分。
镀液成分对镀层质量的影响以镀层外观、镀层厚度、硬度、与基体结合力作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如所示。将正交试验的四个指标(镀层外观、与基体结合力、镀层厚度、硬度)转换成它们的隶属度,隶属度x的计算方法如式(1):x=m0-mamb-ma(1)式中:m0、ma、mb分别为指标值、指标最小值和指标最大值。
由于每项指标的重要性不一样,根据实际要求,对每项指标分配权重,设满分为100,其中镀层外观的权重取25,结合力权重取25,镀层厚度取30,硬度取20,于是每号试验的综合分数Y为:Y=x125+x225+x330+x420(2)式中:x1、x2、x3、x4分别为镀层外观隶属度、结合力隶属度、镀层厚度隶属度和硬度隶属度。
正交表中获得的最优方案为A2B2C2,即铬酐含量为80g/L,稀土含量为3g/L,H2SO4浓度为0.7g/L;因素主次为ABC,其中铬酐含量对镀层质量影响最大,H2SO4浓度影响最小。
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向正交试验法获得的优化配方(80g/L铬酐,3g/L稀土,0.7g/LH2SO4)中加入3g/LCr3+,在温度为60,电镀时间60min,电流密度分别为20A/dm2、25A/dm2、30A/dm2、35A/dm2的条件下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试验号CrO3含量,g/LA稀土含量,g/LB硫酸含量,g/LC镀层外观结合力膜厚度m硬度(HV)综合进行电镀,获得的镀层的综合性能如示。
不同的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电流密度A/dm2镀层外观结合力厚度m硬度(HV)20灰暗不合格4.670725灰暗合格5.072430光亮合格26.691435烧焦不合格10.3624由可知,电流密度为30A/dm2时镀层外观光亮,综合性能也较好。
镀液温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含稀土添加剂的镀液在30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镀60min,镀液温度分别为室温、30、40、50、60,结果如所示。电镀温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温度镀层外观结合力厚度m硬度(HV)室温灰暗不合格3.335630灰暗合格4.242240光亮合格28.4114850光亮合格26.3105260光亮合格21.5894由可知,当电镀温度达40以上时,均可获得高硬度光亮镀层,但从节约能源角度来看,40可获得厚度、硬度和耐蚀性能较高的镀层。
电镀时间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在40下,采用电流密度为30A/dm2,不同时间沉积的镀层的性能如所示。时间对镀层质量的影响时间min镀层外观结合力厚度m硬度(HV)30灰暗合格5.162260光亮合格16.572890光亮合格28.2942120光亮合格35亮合格39.21082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电镀时间的增加,铬层沉积的厚度越来越大,硬度也随之增大。但从电镀效率考虑,电镀时间为120min也能满足镀硬铬层的要求。
镀层的显微形貌分析上述试验结果获得最佳的工艺为:80g/L铬酐,3g/L稀土1,0.7g/LH2SO4,3g/LCr3+,在40温度下,电流密度为30A/dm2,电镀时间120min.采用此工艺的镀层厚度大,硬度高,光泽性好,结合力合格,镀层表面和截面形貌如所示。(a)表面(b)截面采用优化方案的镀层的微观形貌400可看出,采用优化方案获得的镀层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晶粒细小而均匀。
结论(1)在铝硅合金上电镀铬层,为保证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必须进行预镀镍处理。(2)电镀铬优化的工艺配方为:80g/L铬酐,3g/L稀土氧化铈,0.7g/LH2SO4,3g/LCr3+,在40温度下,电流密度为30A/dm2,电镀时间120min时,可获得致密光亮的高硬度镀层。(3)传统镀铬工艺中加入微量的稀土氧化铈,可降低镀液中六价铬的含量。本配方不含氟化物或氟化络合物,避免了低电流区的腐蚀,有推广价值。
一览电镀英才网编辑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