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略-台海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世纪末 的重大决策 : 科教兴国战略 一  科教兴 国的前奏 曲: 解放科技生产力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 以前 ,长期 以来逐步形成 的我 国科学技术体 制 ,在科技资源少、活动规模小 、国力有限和 国际封锁的特 定历史条件下 ,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 了重要 的、历史性作 用 ,也为科学技术事业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随着 社会主义事业 的发展 ,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 的 日益扩大 ,特 别是党 的战略重点转到 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之后 ,科技体制 中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管理 ,国家包得过多、统得 过死 ,条块 、军 民分割 ,科研 、设计 、生产脱节 ,科技成果 难 以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直接生产能力 ,科技人员难 以充分发 挥作用等弊端 日益突出,已不能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 的要求。 为 了适应 国民经济现代化 的要求 、跟上世界新科技革命 前进 的步伐 ,必须对科 学技术体制 实行坚决 的有步骤 的改 革 、克服 旧体制 中存在 的不利于科技工作面 向经济建设,不 利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不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积 极性和创造才能的弊病 。 第 2 页 (一 )解 放 思 想 ,改 革 开 放 年 月邓小平 同志在全 国科 学大会上精辟地 阐述 了“科 学技 术 是生产 力 ”、“知识 分子 是 工 人 阶级 一 部 分 ”的 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指 出: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 现代化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 ,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 工业和现代 国防。”这不仅奠定了新时期我 国科学技术发展 方针 、政策 的思想理论基础 ,也带来了科学技术工作新的春 天 。关于 “真理标准 ”的讨论大大解放 了科技界 的思想 。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 向经济建设 ,提 出 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确定了改革开放 的 方针 ,推动城乡改革逐步开展 ,形成 了全 国性 的改革开放大 趋 势 。 在此形势下 ,科技体制改革也开始 了探索 、试点阶段 。 一方面对在十年 内乱 中遭到严重摧残 的科学技术事业进行恢 复整顿 ;另一方面在贯彻 年 中央提 出的科技工作为经 济建设服务和 年进一步 明确 的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 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 向经济建设 ”的战略方针基础 上 ,围绕创办科研生产联合体 ,试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 、技 术合 同制 ,以及科研机构 内部实行课题组 自由组合等方面进 行 了试点,通过试点逐步认识到对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的必要 性和 紧迫性 ,为在全 国范 围内开展这项工作积累 了宝贵经 验 ,作 了思想准备。 年 月颁布 《中共 中央关于科 学技术体制改革 的 决定》,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 《决定》 明确指 出 “科技体制改革 的根本 目的是 ,使科学技术成果迅 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 ,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 的 第 3 页 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邓小平 同志在 年全 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 出: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 ,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 制 ,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 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在贯 彻 中央 (决定 )的过程 中,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紧紧抓住促进 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这一核心 问题 ,从科技系统 内部改革起 步 ,以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带动组织结构 的调整和科技人 员管理制度 的改革 ,解决科技面 向经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