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用PROven的焦炉自动化控制及应用
丁洪旗,郑策,汪 东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焦化部,河北唐山063200)
[摘要]传统焦炉装煤无法解决结焦过程中炭化室压力波动,导致焦炉冒烟和炭化室长时间负压影响焦炉寿命的问
题,通过引入PROven系统可实现炭化室压力的稳定控制,提高焦炉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在简述焦炉
应对策。
PID
关键词PROven系统炭化室PLC
0引言 分、带杯口塞的活塞杆、快速注水管、氨水喷洒管组成,
如图1所示。皇冠管和上升管相连,它的下部开有很多沟
焦炉在装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国内主要采用 槽,荒煤气流经皇冠管时,沟槽能为荒煤气提供可控面积
地面除尘站并辅助高压氨水的方式来控制烟尘。但减少 的通道。固定杯通过3个呈120。分布的拉杆悬挂在集气管
烟尘来源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其能源消耗过大,并且在 中,用来盛装液体,它的下部有一圆形开口。压力传感器
焦炉结焦过程中随着结焦周期的推移,炭化室压力波动 用来检测上升管部位压力并传送到执行机构。带杯口塞的
会导致焦炉冒烟,炭化室长时间负压会影响焦炉寿命。 活塞杆用来执行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指令,固定杯出口的大
Montan 小随着活塞杆的上升和下降改变,液位流量随之发生变
德国DeutscheTechnologies公司和Thyssen—
Krupp公司合作开发了“单个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化,从而使液位产生相应变化,即控制了荒煤气流通面
积。快速注水管上有快速注水阀,将其打开时,大量氨水
简称PROven-System。该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从开始装
快速注满固定杯,使上升管和集气管迅速隔离。氨水喷洒
煤至推焦的整个结焦时间内,与负压为300Pa的集气管
相连的每个炭化室压力可随煤气发生量的变动而自动调 主要用来冷却荒煤气,可将荒煤气从800900℃冷却到
80~100℃,并为固定杯充装液体。
节,从而使装煤和结焦初期负压操作的集气管对炭化室
有足够的吸力,使炭化室内压力不致过大,以保证荒煤
气不外泄,而在结焦末期又能保证炭化室内不出现负
压。该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装煤时产生
的烟尘;二是随结焦过程的不断进行,使炭化室始终保
持稳定的微正压,从而避免了炭化室压力过大导致冒
烟,以及炭化室负压吸入空气影响焦炉寿命并导致焦炉
窜漏。
首钢京唐公司采用德国UHDE公司设计的7.63m焦
炉,并一次热试车成功。焦炉采用PROven系统,自动化
图1 PROven设备组成图
控制部分采用西门子冗余S7—417h系列PLC系统和冗余服
务器系统,现场通信总线采用西门子增安型Profibus—
1.1碳化室压力控制原理
PA,HMI采用西门子SCADA的WinCC6.1软件编制,
焦炉正常生产时,通过氨水喷洒管向集气管内喷
操作员站采用工业现场总线系统。其中,PROven压力控
洒的氨水流入固定杯内,同时在该喷洒管内的压力传
制主要结合PID控制算法实现对焦炉单个碳化室压力的自
感器将检测到的上升管部位压力信号及时传到PLC控
动调节。下面结合PInen工作特点对控制系统进行分
制器,控制器经运算发出指令,使执行机构控制活塞
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长参数对电液伺服振动台加速度谐波抑制的影响 Impact of Step Size on Acceleration Harmonic Suppression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haking Table.pdf
- 部分VRLA蓄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rapid capacity drop of some Cells in VRLA batteries.pdf
- 部分发泡剂、发泡材料、设备企业及产品介绍.pdf
- 部分耗尽SOI NMOSFET总剂量辐照的最坏偏置 The Worst Case Bias for the Total Dose Irradiation of PD SOI NMOSFET.pdf
- 部分家用冰箱、空调两器生产企业及产品介绍.pdf
- 部分净化器被检出夸大宣传.pdf
- 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 The safety problems of some Li-ion batteries.pdf
- 部分锂离子电池的机械性能研究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some Li-ion batteries.pdf
- 部分煤气化结合流化床燃烧技术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火用)分析 EXERGY ANALYSIS OF COMBINED CYCLE POWER-GENER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PARTIAL COAL GASSIFICATION WITH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TECHNOLOGY.pdf
- 部分同塔线路零序互感引起的保护误动分析.pdf
- 采用Rogowski线圈的馈线自动化终端设计 The Feeder Terminal Design by Roqowiki Coil.pdf
- 采用RWNN的电机定子绕组匝间故障诊断方法 Detection Method for Stator Winding Turn Fault Using RWNN.pdf
- 采用SEDC+TSR方案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试验及效果分析 Testing and its Effective Analysis to Suppressed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by Using SEDC+TSR Program.pdf
- 采用SiGe虚拟衬底高迁移率应变硅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ined Si Material Using SiGe Virtual Substrate for High Mobility Devices.pdf
- 采用SLC500 PLC的电子皮带秤控制系统电源故障及分析.pdf
- 采用SVC抑制发电机次同步谐振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Experiences of SVC for Damping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pdf
- 采用STATCOM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理论与仿真研究 Theory and Simulation Research of STATCOM for Damping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pdf
- 采用SVPWM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建模与仿真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MSM System Using SVPWM.pdf
- 采用tanδ表征变频电机绞线对绝缘老化特性的研究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ter-fed Motor Twisted Pair Using tanδ.pdf
- 采用TMS320LF2407的自整角机轴角信号测量系统 Measurement System of Synchro's Shaft Angle Signal Based on TMS320LF2407.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