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一.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 第一节 概 说 一、唐代骈文概况 骈文:十分注重对偶、声律、用典和辞采,重视美感。 唐前期运用广泛,策文全是用骈文写成。但较以前富有生气和骨力。盛唐时期,运骈入散,走向平易流畅。 自南北朝开始,骈文就被视为浮艳靡丽文风的载体,而受到儒学批评家的声讨,自梁朝裴子野,西魏宇文泰、苏绰 到隋的李谔都曾尖锐地抨击骈文文风,但是由于他们的批判 的武器(复古的主张)太老旧、陈腐,未能动摇骈文的根基,骈体的生命力依然壮健。 直到中唐,在政治革新的大背景下,以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革新才裹挟着儒学复兴的气势,抢回被骈文长期占领的地盘,古文的复兴大大抑制了骈文的势头。 二、中唐古文动动的内涵 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发生在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大约二三十年间 的一次文体革命。其指导思想是“文以载道”说 ,要求用散文阐 明儒家之道的基本宗旨,摆脱骈偶体裁的束缚,使形式更好地 为内容服务。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参与者很多,有李观、 欧阳詹、元稹、白居易、刘禹锡以及韩门弟子李翱、皇甫湜。 这场古文运动,目标明确,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创作实绩, 形成了很大的声势,对骈文有压倒的优势,并对后世产生很 大影响。 三、中唐古文运动发生的背景 1、政治革新的需要。 2、骈文与散文消长、兴替的结果。 3、南北朝以来的复古文学思想调整、纠偏后的成果。 1、“文以明道”。所谓的“道”就是指儒家之道。文章的主要 功能就是来阐述儒家之道。而阐道的主要目的是要复兴儒 学,改革政治。 2、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重视“文”的作用:“愈之志在 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商书》) “学古道则欲兼 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 后》) 3、主张作文要“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韩愈认为: 学习古文应“师其意不师其辞”。 4、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情力量, 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四、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 一、 韩愈的生平、思想 二、 韩愈散文的内容 三、 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    法门寺 位于今陕西扶风县北,为唐代著名 的寺院 是中国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四座寺庙之一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韩愈散文的内容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韩愈 文集中所收包括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 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表现力极强。 《原道》、《原毁》、《论佛骨表》 、《杂说》四篇、 《送穷文》、《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试大理评 事王君墓志铭》、《祭柳子厚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孟东野序》 一、柳宗元的生平 二、柳宗元的思想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三、柳宗元散文的内容: 1、思考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哲学、政论文章。 《封建论》 、《捕蛇者说》等。 2、传记散文。他用这种文体写了一批普通的平民形象, 使传记的文体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童区寄传》等。 3、寓言。在他以前,寓言只是文章的一部分,而不是 独立的形式出现。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的成就, 大量创作寓言,从而使之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作 品。代表作品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 《永氏之某鼠》等。 4、山水游记,则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作者悲剧 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重点讲述代表作品是《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三、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