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学生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课外文言文 复习 一 、课外文言文选文特征 (一)篇幅较短 (二)突出教育性 选取短小精悍、有教育性 、有相对完整情节的文章 求学 做人 为官 寓言故事 人物故事 成语故事 二 命题特点 题量少,为三个小题,近三年考点未发生变化。 (①词语解释 ②句子的翻译③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解题步骤、技巧的指导 (一)分析标题 《刘宣苦读成才》,标题是一个主谓短语,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内容理解这个考点上,有一问是“用一短语或一句话评析刘宣”,如能扣住标题答题既省时又准确。(参考答案为“苦读成才”)。 (二)结合注释大致读懂课文 《东坡食汤饼》中的内容理解题“从苏东坡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的人。”如果学生注意了注释③(南迁:贬谪到南方),这一交待事情发生背景的词语,就不难看出身处逆境中的苏东坡的乐观、豁达,而不是诸如不拘小节之类的答案了 (三)浏览题目,再读课文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 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 (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 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四)紧扣题目,仔细答题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内容理解 词语解释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意欲借而不敢言 ⑵借者无不皆给 ⑶阮后闻之 ⑷遂焚之 句子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口决,供大家参考。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内容理解 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 解决这类题有两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 之,自工(④)。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⑥) 不必待人指擿(⑦),多做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孙莘老:人名。 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⑤患:毛病、弊病(在于) ⑥疵病:指文章毛病。⑦指擿(tǐ):批评指正。 22.请你说说文中所揭示的写作之通是什么。(3 分)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 22.请根据选文概述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2分) 第二,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 罴(①) 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 搏(⑥) 挽(⑦) 裂而食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