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菲林培训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干菲林工序简介 定义: 干菲林:英文dry film,有的公司称为图形转移工序。 原理: 在经过处理的铜面上贴上一层干膜,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将工程菲林 底片上的线路图形转移到铜面上,形成一种抗蚀的干膜图形,那些未 被抗蚀剂保护的不需要的铜箔,将在随后的化学蚀刻工艺中被去掉, 蚀刻后去掉抗蚀层,得到所需要的裸铜电路图形。 第二部分 干膜简介 干膜的结构: 干膜分三层:1、聚乙烯隔膜(贴膜时撕去) 2、抗电镀药膜层 3、聚酯薄膜(保护膜) 冲影前撕去 作用: 聚乙烯隔膜:避免卷膜,运输、储存时,干膜药膜与保护膜之间相互粘贴 保护膜:保护作用,防止擦花药膜。主要作用是防止氧气进入阻剂层,由 于曝光后聚合反应将继续进行,氧气进入会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形 成非活性的过氧化物,阻止聚合反应的进行,使聚合过程停止, 造成曝光聚合不足。 药膜层:光聚反应的主体 干膜聚合反应原理: 启始剂吸收曝光机UV光的能量后,便首行自行分裂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单体发生光聚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不溶于显影液,而未曝光的光阻膜被显影液冲掉,聚合成像部分,保留在铜面上。 第三部分:工艺介绍 外层干菲林前后工序流程: 第一节 磨 板 定义: 将铜面粗化,使之后工段的干膜有效地附着在铜面上。 目的: 未经任何处理的原铜表面,对干膜不能提供足够的粘附,因此必须 清除其上一切的氧化物、污渍,同时要求表面微观粗糙,以增大干膜与基 材表面的接触面积。 磨板的方式: 化学磨板、物理磨板(机械)。 磨板的流程及各段作用 一般磨板机的磨刷按下面方式安装 磨痕测试 磨痕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反映磨板机工作情况 ,根据磨痕测试结果可以分析到: 1、钢辘与磨辘是否平行 2、磨辘是否到使用寿命 3、避免磨板过度或磨板不良 磨板后板面检查 目检板面是否有氧化、水迹、污物 水膜测试,测试方法:取板面清洁处理后的板,用水浸湿垂直放置,用秒表测量水膜破裂的时间(15秒以上) 板面粗糙度,我司是联系供应商用仪器检测(约每月一次),粗糙度由:磨刷材料,磨料粒度,磨板时的功率等共同决定 第二节 贴 膜 定义 通过高温和一定的压力的同时,将干膜的药膜部分贴附在处理好的铜面上。 作用 拥有附着力良好且贴好膜的板,为下一制程创造好前提条件。 贴膜流程及作用 贴膜板为什么要静置15min以上再曝光? 1、让已贴膜板冷却到无尘房控制温度范围,避免热板使菲林变形 2、贴膜板静置冷却可使干膜完全与板面贴合,而且完全硬化 贴膜的参数应该怎么样控制? 温度:温度太高,干膜图像变脆,耐电镀力差,温度太低,干膜未能完 全软化,流动而与铜面粘附不牢固,结合力不好,干膜易甩膜, 渗镀。(我司控制范围100-120℃) 压力:贴膜压力太大,贴膜容易起皱,干膜盖孔容易破;压力太小,贴 膜不牢。(我司控制范围3-5kg/cm2) 贴膜后要求 贴膜应是表面平整、无皱折、无气泡干膜下无灰尘颗粒等夹杂,同时为 保存其稳定性,贴膜后应禁置15分钟后再进行曝光。在存放过程中不应平铺叠放在一起,因为板的本身重量会产生压力,使贴好膜的板面干膜继续流动结合,导致局部贴膜不良或盖孔膜破。 第三节 曝 光 定义 曝光是指UV光线穿过菲林(或保护膜)而到达感光膜体上,使其进行一连 串的光聚合反应,形成不溶于显影液的聚合物。 作用 通过曝光机的UV光线,将工程菲林资料的图形准确地转移到干膜上,使干 膜层形成与菲林图形一致的线路图形。 曝光工艺各流程及作用 曝光需控制的条件: 曝光能量、抽真空效果、菲林的质量、冷却系统 曝光能量: 不同的干膜根据其特性不同所需曝光能量不同,曝光能量的测量可以 用能量表测量,可以用曝光尺测量(我司控制7-9级)。曝光尺是检测 曝光能量的工具,有21级、17级、25级曝光尺,常用的是21级曝光

文档评论(0)

jackzj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