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考》93页第十题
《醉翁亭记》与《世人肥字说》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九,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提携
②宴酣之乐 酣:
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
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②其节见于艰危
B、①醒能述以文 ②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
C、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食之未必不佳
D、①泉香而酒洌 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①小孩子 ②酣畅、痛快③消失、断绝④以……为宝
2.A(都是介词,在;B.用/认为;C.助词,的/代词,代馒头;D.表并列/表转折)
3.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4.《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世人肥字说》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世上有喜欢把字的笔划写得很肥腴的人,这种(笔划肥腴的)字就像皮很厚的馒头,吃起来不能说它的味道不好,但是它的形状太不受看了。写字的法则的失传,将及五十年了。近来(有的人)稍微知道书法是“写”出来的,但是能达到前代高手水平的,恐怕没有三两个人。前代的人对于书法大多是行家里手,但是只有德才兼备的人(的书迹)才传流至今。后代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从“书法”的表面意义上来追求,却不知道以前善于书法的(人)连同他的书迹一起泯灭了的简直数不胜数(太多了)。假设颜真卿的书法并不好,但是后人(由于敬重他的人品)见到他的书迹也必然珍爱有加。杨凝式(公元873--954.五代书家,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旧五代史》有[杨凝式传])用梗直的言辞来规劝他的父亲(因《旧五代史》不在手边,此事待查)其高洁的操守呈现于艰难危急的时节。李建中(公元945--1913.宋初书家)清介谨慎温和雅致的性情,让爱他书法的人兼爱他的为人呀。难道不是因为这些才让他们的书迹流传到现在的吗?并不是前代的那些德才兼备的人物都是书法高手,因为只有贤明之人才被(后人)记住,剩下的(人)全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后人再也见不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