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兰屿瓮棺葬出土瓷器年代的讨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兰屿瓮棺葬出土瓷器年代的讨论.PDF

《臺灣史研究》 第 19 卷第 2 期,頁 193-208 民國 101 年 6 月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有關蘭嶼甕棺葬出土瓷器年代的討論  謝明良 摘 要 蘭嶼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太平洋上。在蘭嶼的考古學文化遺存當中,包括了 以素面陶和甕棺葬為特徵的所謂「雅美文化」(或 Lobusbussan 文化)。由於甕棺葬 的年代和來源是探討近代雅美人與蘭嶼古代文化傳承,以及雅美族人來源的關鍵 性證據,因此以往學界多借助碳 14 測定來掌握蘭嶼甕棺葬的相對年代。本文則是 以 de Beauclair 採集自椰油村甕棺遺跡的三件中國瓷器為考察的對象,結論認為三 件瓷器的年代均在十世紀中後期至十一世紀初期,也就是中國史上的五代至北宋 初期,其產地來自中國南方地區窯場。 關鍵詞 :蘭嶼、達悟、雅美、甕棺、中國陶瓷 TAO 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來稿日期:2012 年 1 月 30 日;通過刊登:2012 年 3 月 27 日。 194 臺灣史研究•第 19 卷第 2 期 一、前言 二、蘭嶼甕棺葬研究現況 三、椰油村甕棺伴出中國陶瓷的年代問題 四、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前言 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太平洋上,由第三紀海底噴發的火山島蘭嶼 Ponso no tao (人之島),又有Botel Tabago 、Botol Tobaco 以及紅頭嶼、紅豆嶼等不同的稱謂。 依據日本慶長 12-13 年( 1607-1608)古地圖,則今日所謂蘭嶼被標示為「タバコ」, 即 Tabako 或 Tabacco (煙草);若依據十七世紀中期以古荷蘭文寫成的《巴達維 亞城日誌》,蘭嶼則被稱為 Botol 。至十八世紀,又出現結合Botol 或 Tabaco 的連 用稱謂,如 Botol Tobaco 、Botol Tobago 或 Botel Tabaco 等。1 至於紅頭嶼的稱法, 最早見於十八世紀前期清人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如同書「南路鳳山瑯嶠十八 2 另 社三」提到「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中略)昔年臺人利其金,私與貿易」。 外,根據光緒 20 年( 1894)修纂的《恆春縣志》,可知紅頭嶼是光緒3 年( 1877) TAO 因恆春知縣周有基率人侵入勘查後,才併入清國版圖,隸屬恆春縣府。3 不久, 日中爆發甲午戰爭,蘭嶼隨同臺灣本島併入日本國版圖,日本政府且於明治 28 年( 1895)與駐日西班牙大使簽訂協議,以巴士海峽為兩國在太平洋西岸之疆域 4 二次戰後,蘭嶼又隨臺灣本島由聯 境界線,「紅頭嶼在該線北方,屬我所有」。 1 徐瀛洲 ,《蘭嶼之美》(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會,1999),頁9-10 。 2 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文叢」]第4 種, 1957 ;1736 年原刊),頁 160 。 3 屠繼善,《恆春縣志》(文叢第 75 種,1960 ;1894 年原刊),頁 309 。 4 陳玉美纂修、黃應貴編纂、施添福總編纂,《臺東縣史:雅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第 二章第二節,頁 22-39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