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第 一 节   法 律 概 述 一、法律的含义和特征 要理解法律的概念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法律的语源和词意。 “法” 和“律 ”两 字在汉语 中最初 是独立使用 ,具有不 同含义 的。“法 ”的古体 字为襮 ,我 国最早 的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释义:“襮, ,刑 也 ,平 之 如水 ,从水;襮,所 以触 不直 者 去之 ,从 去 。”这 里所 说 的“襮 ”,是 古代 传 说 中的独 角神兽 ,性忠 ,能 区分是 非 曲直 ,“性知有罪 ,有罪触 ,无罪则不 触 ”,被 襮 触 者 即为 败 诉 。可 见 ,在 中 国古 代 ,法 与刑 通 用 ,虽带 有 神 明 裁判 的色彩 ,但确有公平 、正直 的象征意义 。与 “法 ”字有密切联系的 “律 ”字 ,在 《说文解字 》 中被释为“律 ,均布也 ”。清乾 隆时举人段玉裁所 撰 《说文解字注 》曰:“律者 ,所 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 曰均布也 。” 所谓“均布 ”是古代调音律 的工具,把律 比作均布 ,说 明律有规范人们行 为的作用 ,是纠偏止邪 、普遍划一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后来 , “法 ”与“律 ”渐趋 同义,《唐律疏义 名例篇》中曾明确指 出:“律之与法, 文 虽有 殊 ,其 义 一 也 。”但“法 ”、“律 ”两 字 连 用 “法 律 ”一词 ,则 是在 清末 民初 由 日本输入 的。 现代 意义 上 的“法律 ”一词通 常在 广、狭两 义 上使 用 。通 常认 为 ,广 义 的法律泛指 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行为规 范 的总和 ,而狭义 的法律则专指拥有立法权 的国家立法机关依照立法 程序制定 的规范性文件 。 法 律 的特征 是法 律 区别于其他 事 物和 社会 现 象 的特 殊征 象和 标 志 。一般认为 ,法律具有如下外部特征: 第 2 页 首先,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规范是一种可反复 适用 的、一般 的、概括性 的行为规则,通常可分为两大类:技术规范和社 会规范。技术规范调整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 之 间、人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宗教规范、道德规范、 社会 团体规章、习俗等等 。法律作为社会规范 的一种,其特点在于它所 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行为关系,即通过对人们交互行为和相互关系的 调整进而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其次,法律是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律作为人们行为 准则之一,其基本特点在于它是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体现国家意志的 特殊的社会规范。制定,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规范 性法律文件 的活动;认可,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既存的行为规则 予 以承认,赋予其法律效力 的活动 。比如,承认社会上早 已存在 的某些 习惯、经验、道德、宗教等具有法律效力 。这两种 以国家名义创制法律 的途径,也使法律具有更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稳定性。 再次,法律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任何规范都具 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借助一定的社会力量或 自身手段予以实施。然而, 法律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力。正因 为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体现 国家意志的社会规范,所 以它依靠国 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和最终手段,以保证其在 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对一 切人和事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违反或破坏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 制裁。这是法律的本质特征。 分析法律 的特征,只是从外部认识法律,因为法律 的特征只是法律 本质 的外化 。因此,为 了揭示法律 内在 的必然联系,完整地理解法律 的 概念,还必须深入法律的本质予以考察。 二、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本质 ,是指法律的根本属性和 内在联系。在历史上,许多思 想家和法学家从不 同的研究角度 、分析方法出发都对法律 的本质 问题 作过探讨 ,众说纷纭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 条件决定的统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