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售楼部防护棚施工方案
一、概述
按业主在23#~26#楼商业首层设售楼部之要求,为确保售楼人员进出安全,拟在20#楼、23#、26#楼东侧搭设悬挑安全防护棚。搭设楼层为10层、20层楼面。
防护棚考虑安全、适用、经济及外立面美观的原则,防护棚悬挑梁采用10#
工字钢,间距2M,垂直于悬挑梁方向采用Φ48*3.5钢管间距500MM,上下两层,上层铺竹串板,下层铺18MM厚木板,以防落物伤人。上下层间隔500MM,防护棚外侧搭设1.2M高护身栏杆,并挂安全绿网。防护棚钢管必须统一涂刷黄色油漆。悬挑钢梁外伸5M,在距墙边2.5及5.0M处采用6×19φ20.0光面钢丝绳与吊环拉结(或梁板内钻孔,拉结大梁)。搭设方法见附图。
二、悬挑防护棚受力计算
悬挑防护棚选用10#工字钢作梁,Φ48钢管作次梁,上铺18MM厚九夹板,每边边梁用2根6×19φ20.0光面钢丝绳,强度极限≥1700MPa,每一吊点设ф20吊环(或在梁板开孔,抱大梁固定)。
1、荷载取值
1.1恒载按JGJ130-2001表4.2.1-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木脚手板标准值0.35KN/M2,按双层计算则为0.7 KN/M2。
1.2活载取1KN/M2。
2、次梁荷载计算:
悬挑防护棚取静荷载为0.7KN/M2,活载为1.0KN/M2,则线荷为0.7×0.5=0.35KN/M;活荷载取1.0 KN/M2, 则线荷为1.0×0.5=0.5 KN/M。
2.1次梁的静力计算概况:
2.1.1、单跨梁形式: 简支梁
2.1.2、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2.0 M
2.1.3、均布力:
标准值qk=qg+qq=0.35+0.5=0.85 KN
设计值qd=qg*γG+qq*γQ =0.35*1.2+0.5*1.4=1.12 KN
2.2、选择受荷截面
2.2.1、截面类型: Φ48钢管
2.2.2、截面特性: Ix=12.19cm4 Wx=5.08cm3 G=3.84kg/m
2.3、相关参数
2.3.1、材质 :Q235
2.3.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
2.3.3、梁的挠度控制 [v]:L/250
2.4、内力计算结果
2.4.1、支座反力 RA = qd * L / 2 =1.12 KN
2.4.2、支座反力 RB = RA =1.12 KN
2.4.3、最大弯矩 Mmax = qd * L * L / 8 =0.56 KN.M
2.5、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
2.5.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104.98N/mm2
2.5.2、最大挠度 fmax = 5 * qk*L 4/384 * 1/ (E*I)=6.92mm
2.5.3、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289
弯曲正应力 σmax= 104.98 N/mm2 抗弯设计值 f : 215 N/mm2符合要求。
跨中挠度相对值 v=L/289 挠度控制值 [v]:L/ 250 符合要求 。
验算通过!
3、悬挑梁计算:
该梁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因B、C点均为钢丝绳受拉,把拉力分解成竖向和水平向分力,先按可动铰支座计算出竖向分力,再计算水平向分力。
3.1、梁的静力计算概况
3.1.1、双跨超静定梁形式:
3.1.2、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5 M
3.1.3、标准值qk=qg+qq=(0.7+1.0)×2.0=3.4 KN/M
设计值qd=qg*γG+qq*γQ =(0.7×1.68+1.0×1.4) ×2=5.15 KN/M
3.2、选择受荷截面
3.2.1、截面类型: 工字钢: Ι 10
3.2. 2、截面特性: Ix=245cm4 Wx=49cm3 Sx=28.2cm3 G=11.2kg/m
3.2.3、翼缘厚度 tf= 7.6 mm 腹板厚度 tw= 4.5mm
3.3、相关参数
3.3.1、材质 :Q235
3.3.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
3.3.3、梁的挠度控制 [v]:L/250
3.4、内力计算结果
3.4.1按C点挠度相等计算支座反力
Yc左=-0.625×5.15×2.5=-8.05KN
Yc右=0.625×5.15×2.5=8.05KN
Yc总=8.05+8.05=16.1KN
得Xc=16.1/tg66.68=6.94KN
得Pc==17.53KN
3.4.2、支座反力
Yb=-0.375×5.15×2.5=-4.83KN
Xb=4.83/tg49.23=4.16 KN
3.4.3、支座反力
Ya=0.375×5.15×2.5=4.83 KN
Xa=Xb+Xc=1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