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doc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印度文学的中国承受史,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有着特殊位置,所以越来越遭到中外学者的注重。为您编辑了“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普通以为,中国承受印度文学始于东汉的佛经汉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对印度文学的承受呈现了全新的场面,既包括以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代表的印度现代文学,又包括印度古代文学。我们对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印度古代文学的翻译、引见、研讨、吸收、运用,合称为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承受。研讨现代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承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它不但能够彰显汉末至宋代的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第一次承受,而且,随着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再承受研讨的深化,关于我们比拟文学研讨、中国文学史和中外文化关系史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印度古代文学再承受的两次高潮
自197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悄无声息地陆续出版了一批有着特殊学术史意义的书籍。囿于信息局限,据不完整统计有: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曼涛主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佛教对中国小说之影响》,朱传誉主编,台北:天一出版社,1982年;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讨》,王国良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六朝志怪小说研讨》,周次吉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郁龙余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禅思与诗性》,孙昌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佛教文学精编》,陈允吉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佛经文学粹编》,陈允吉、胡中行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文坛佛影》,孙昌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陈允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讨》,吴海勇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侯传文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
《梵典与华章》,郁龙余等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拟研讨》,王立著,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佛教与唐五代文言小说研讨》,俞晓红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王向远等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陈允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古代文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价值”怎么写呢,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古代文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以及高尚的人格、渊源的民族肉体、是中国人民思想、聪慧、感情以及真善美的交融结晶。
1.文化内涵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多是包含了政治、杂话、史志中的非盲目性理论,即便在《二十四诗品》、《文心雕龙》等地道性文学作品中,也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化论述从客观上留下宽广考虑空间、与话语空间,并构成多维度研讨。因而,今人多从儒、道、释等角度动身,也有人从民俗、历史、书法、音乐、绘画、文献、经学、考据等多方面学科停止深化讨论与剖析,例如童庆炳教师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理想意义》一书中,就是以文艺心理学为动身点,论述了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郁陶”、“蓄愤”等思想,并提出更有见解性、愈加科学的观念。针对古代文学这一特征,以文化经济学为动身点,以为这是一个富矿型学科。固然它作为传统学科,必然呈现很多超积聚研讨现象,且学术人口超编严重,但是由于它的内存丰厚,并可提供多元化学术选题,因而不会呈现“词穷”、“学术撞车”等现象,这也是其自然、科学的优势,利于不时积聚价值。
2.文学现象的阐释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对古代文学现象的直接论述,同时是现代文学研讨的重点对象,可发挥“以古释古”的作用。由于它没有时期的差距和语境的隔膜,因而具有现代文论中缺乏的直接性、有效性。例如以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解释《水浒传》的构造,远比应用现代叙事学晦涩、繁琐的理论更明白;而应用庄子“坐忘”、“心斋”等思想剖析苏东坡的“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比本格森的直觉主义观念论述得更到位、更深入。当然,这种“以古释谷”仅是诸多阐释办法的其中一种,而任何一种办法都不是独一的,但能够发作共同效果,可见中国文学理论的价值性。再加上先天近缘的便利性,在论述古代文学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德斯勒.docx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九讲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docx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财务共享服务教学课件4第四章 费用报销流程.pptx VIP
- 手术患者意外伤害预防.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整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广告理论与实务:各类广告媒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docx VIP
- 广告理论与实务:印刷媒体广告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