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内分工理论

产品内分工理论 江城子·手机 十年生死两茫茫,安卓兴,塞班亡。山寨仿造,无处话凄凉。中兴华为应不识,魅族新,小米狂。 摩托罗拉归联想,诺基亚,起彷徨。LG无言,三星抢市场。聊到iphone得意处,我设计,你来忙。 产品内分工理论(提纲) 一、产品内分工理论的提出 二、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产品内分工的定义 (二)产品内分工的基础 (三)产业内分工强度的决定因素 (四)当代产品内分工发展的动因 三、简要评述 一、产品内分工理论的提出 (P46)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重大变化,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全球性生产和中间产品贸易的不断增长,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形态不同,当代国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拆散后,投入到不同国家进行,这样就形成了以工序、区段、环节等为对象的分工体系。即便是传统认为是不可贸易的劳务产品,这些年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具有工序分工性质的新型国际分工方式。 二、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产品内分工的定义 1、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现象。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 2、产品内分工既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完成。 3、产品内分工实现的方式分为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 横向扩展: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 纵向延伸: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 4零散化:将原来完整的生产过程分割为两个或更多的部分,并且各部分存在地域上的分离。 外包:是指将业务转移至国内或国外的其他公司完成。 (二)产品内分工的基础(P47) 1.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如前所述,产业间分工现象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而产品内分工现象依然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不同的是产业间分工以产业为分工的界限,而产品内分工则以价值链为分工的边界。按照要素密集度不同,可将产品的价值链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并且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确定其在产品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并进行生产。 2. 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在存在规模经济的场合,如果企业能够在给定的市场需求数量以内,通过分工组合,各自扩大规模进行生产,就可能节省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产品内分工把具有不同最佳规模的工序分布到不同区位的生产单位完成,就会降低成本和创造利益。 (三)产业内分工强度的决定因素 第一,成产过程不同工序环节空间的可分离性。 第二,不同生产工序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度。 第三,不同成产区段有效规模的差异度。 第四,产品及其零部件单位价值运输成本大小。 第五,跨境成产活动的交易成本。 (四)当代产品内分工发展的动因 1.运输成本下降。 2.信息交流成本下降。 3.技术进步的影响。 4.贸易自由化改革影响。 5.发达国家鼓励加工贸易政策。 6.发展中国家鼓励出口加工政策。 三、简要评述 当代生产方式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对象从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表现为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区段越来越多地不同国家和地区去进行。虽然工序国际分工的某些特殊表现能在较早历史时期得见端倪,但这类现象称为基本分工和贸易类型,并对全球生产方式和经济格局总体产生显著影响,主要是在过去30~40年间发生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形态提高了全球范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谢谢观看! 演讲人: 刘旭东 后期制作: 姜海龙 李浩然 刘世煜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