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介绍
双示踪注入剖面测井技术; 针对目前单一注入剖面测井技术(同位素测井、点测相关、连续相关)在高、低注入量,多层段配注,射孔层纵向密集(层间距小)等方面的不适应,公司引进了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仪。
目的:结合连续示踪相关、点测相关和固体同位素等测井方法,运用新的测井仪器,探索新的测井施工工艺、测井方法和解释方法,提高注入剖面测井技术。为此,公司开展了双示踪注入剖面测井技术试验。; 目前已完成了三个阶段的试验,根据三个阶段的试验结果,总结了双示踪注入剖面测井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组织编写了双示踪注入剖面测井技术规程初稿,为规模推广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阶段(2012.5.15-2012.6.12)试验情况简介;
验证了仪器的可靠性
从已测试的6口井资料来看,仪器的重复性、稳定性、可靠性较好,双伽马点测示踪峰明显、连续追踪伽马曲线信息量丰富。仪器功能强大,一次下井能进行超声流量、连续示踪相关、点测示踪相关,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
总结出了测井施工工艺
为了真真切切的搞清楚注入剖面测井中层多、层间距小、配水器多这样复杂疑难井的测量问题,根据双示踪组合测井仪具有的特点,总结出了全新的测井施工工艺--以连续示踪相关测井技术为主导,辅以点测相关和固体同位素测井,根据不同井况采用相应施工方法。
明确了高质量的施工工艺是保证测井成功的关键
针对疑难井的测试一定要保证测井质量,连续示踪相关测试时释放点、释放时间、追踪速度要把握好,点测相关时测点选取一定要精准,同位素测试时替注时间要保证,时间推移曲线尽可能多测,这样才会更有利于综合各种测试方法合理解释。;第二阶段(2012.6.12-2012.7.12)试验情况简介;
明确了测量上限
按照新的测井施工工艺,在仪绞车安全允许的起下速度(小于3000m/h)下,双示踪的流速测量上限为0.8m/s(油管中为210m3/d)。
高注入量下的测井工艺
根据超声流量的点测结果大致确定流体流速;在释放示踪剂时,仪器采用与流体流速相近的速度带速释放示踪剂,促使示踪剂尽可能为点源,这样所测得的示踪峰饱满,峰值更明显,提高了解释精度。
测井资料解释
连续示踪相关与点测相关解释结果油管内较吻合、环套空间相差较大;点测相关环套内流量普遍偏高,应尽快研究解释方法。
低注入量(40m3/d以下)下同位素测井理想资料的录取难度较大。
明确了双示踪测井技术的定位
以连续示踪相关及点测相关为立足点,结合电磁(超声)流量测试结果确定各配水器吸水量,利用点测或连续示踪相关测试方法确定每个层位的吸水量,对于层间距小于1米的测量层段,用固体同位素测试方法作为层间细分的参考 。
;第三阶段(2012.7.12-2012.9.28)试验情况简介; 按照第三阶段工作部署在采油一厂、三厂、八厂选取了8口高、中、低注入量的多层段配注井。目的:通过这一阶段试验,总结出新方法的技术优势,编写出双示踪注入剖面测井技术规程初稿。;对中高注入量的井,三种测井技术综合运用,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解释结果。;仪器结构;仪器工作方式; 一、施工条件
配水器(或喇叭口)与吸水层位的相对位置要求
连续示踪相关和点测相关测试时,配注井和笼统上返井,吸水层与配水器(或喇叭口)距离要求:
——配水器吸水量在100m3/d以上,距离不大于100m;
——配水器吸水量在60m3/d~100m3/d之间,距离不大于60m;
——配水器吸水量在20 m3/d~60m3/d之间,距离不大于50m;
——配水器吸水量在20m3/d以下,距离不大于20m。; 二、示踪剂配制
; 三、仪器的地面检测
用地面测井系统对仪器供正电,供电电流125mA~130mA,检查地面仪与仪器通讯是否正常。
打开测井软件,监视仪器上传的井温、压力、磁性定位和流量数据,各路参数输出值分别是:
温度:25kHz(20℃);
压力:20kHz;
磁性定位器:35kHz;
伽马1:60Hz~100Hz;
伽马2:60Hz~100Hz;
超声流量计:1.5kHz(空气中);
电磁流量计:600Hz~900Hz。; 四、 释放原则
释放示踪剂时从下往上逐级释放,防止示踪峰相互混淆。
五、释放点选取原则
1.笼统井
喇叭口位于射孔层上部 选取2m以上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