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董事 - 暨南大学EMBA.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工董事 - 暨南大学EMBA.PPT

收购和接管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收购和兼并,诞生了一大批知名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的公司均是靠收购和兼并发展起来,无一靠自身的积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收购和兼并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企业越是要发展强大,收购和兼并的道路就会走的越远。 恶意收购也会产生一些负作用:往往造成大量裁员、变更投资和经营方向,中断既有的商业联系,使职工、客户、供应商、银行、社区等相关方深受损失,只有股东得益。   恶意收购要适度,防止恶意收购的措施也要适度。为了使恶意收购适度,各国公司法都设置了一些防止恶意收购的措施。但对恶意收购过份设置障碍会减少股东的价值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范围。 反收购策略 股票回购 帕克曼防御 金色降落伞计划 白衣骑士计划 焦土战术 “拒鲨”条款 毒丸计划 防止恶意收购的措施: ①“毒药丸”计划 ? 毒丸计划由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1982年发明,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股票(主要是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毒丸计划1985年由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判决为合法。 “毒药丸”计划的常见形式为,一旦未经认可的一方收购了目标公司高比例股份(一般超过10%)时,毒丸计划就会启动,通过原股东认购新股的方式,让股份数量大增,这样就大大地稀释了收购方的股权。 注: “毒药丸”有几个特点,一是闪电配售;二是带歧社性;三是大量增发;四是廉价增发;五是股价下跌。 伊坎(Carl?Icahn)被称为“恶意收购之王”,几十年来,他专门打表现不好的上市企业的主意。通过收购公司股票,获得董事会席位和投票权,逼迫现有的管理层改组或改变策略;待市场对改革充满期待,股价上升后,他抛售股票、卷款走人,寻找下一个目标。如今,像他这样的“麻烦制造者”越来越多元化。 美国上市公司500强中,七分之一都曾遭遇过“麻烦制造者”发动的法律诉讼。但这帮投机者从私利出发,却对社会做出了有生产力的贡献。在他们的虎视眈眈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因此增大压力,从而把公司治理好。没有做恶意收购的投机人,资本市场的大系统会生态失衡。 新浪2000年在美国上市,按照美国证券法规定,如预先在公司章程中加了若被恶意收购时,可以比时价低的价格向公司原有股东分配新股。并且证券法规定,掌握一个公司20%股权前,要发要约。 新浪的“毒药丸计划”规定,一旦新浪10%或以上的普通股被收购,新浪股东可以按其拥有的每份购股权购买等量的额外普通股,以增加收购者难度。 2005年盛大恶意收购了新浪19.5%的股份,只是为了给盛大盒子提供资讯支撑而已。(盛大盒子是“软硬结合”中的硬件,盛大终究在2005年拿出了一款超时代的产品)盛大企图完全收购,掌握新浪的控制权。遭到新浪的抵抗。新浪启动“大优惠”,即盛大一旦再买入0.5%以上的股份,其他股东有权在150美元额度内按照半价买入新浪股票,由此将严重稀释盛大所持股权。 ? 2005年活力门公司恶意收购日本放送公司,为抵御收购,日本放送董事会向子公司发行新股认购权,以稀释活力门公司的持股比例。法院最终认定日本放送的反收购行为不公正,应立即停止。法院认为,当恶意收购会严重损毁目标公司价值时,可以采取适当的防卫手段,而以维持经营者支配权为主要目的反收购措施则是不允许的。 法院还指出,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目标公司实施反收购政策是可接受的:一、恶意收购者的目的不在于经营被收购公司,而是试图在抬高股价后让被收购公司买回;二、目的是将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转让给自己;三、目的是要将被收购公司的资产作为自己债务的担保;四、恶意收购者的目的是要在处分被收购公司的不动产、有价证券后,将其收益用于增发股息,或者在增发股息后股价高涨的情况下售股获益。 恶意收购会不会损害公司股东利益?不会的,恶意收购是针对于管理层,而并非针对公司股东。对公司股东不仅没有损害,反而可能是有利的。 ②“拒鲨”条款或“箭猪”条款: A 是指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也称交错董事会制度,公司章程中规定,董事会分成若干组,规定每一组有不同的任期 ,每年只能更换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董事,这意味着即使并购者拥有公司绝对多数控股权,也难以获得董事会的控制经营权。 通过董事任期错开,你没办法很快把董事全部换掉,拉长战线,尤其对抵御一些资金链比较紧张的收购者有效。 新浪的董事会条款中有专门针对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