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PDF

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PDF

从汉代的 动,杀 , 动,死 来看动补结构的发 “ ” “ ” 展 --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施受关系的中立化 引论 两汉时期产生了 压杀 , 格杀 , 烧杀 等复合动词,同时也产生了 压死 , 格死 , 烧死 等复合 “ ” “ ” “ ” “ ” “ ” “ ” 动词。 杀 是两个他动词组成的并列结构, 死 是他动词带着自动词。我们发现从先秦两汉一直到 “V ” “V ” 五世纪初年, 杀 经常出现于表示受事者的止词前面, 死 只能出现于表示受事者的起词后面: “V ” “V ” 岸崩,尽压杀卧者。 史记•外戚世家 ( ) • 百余人炭崩尽压死。 论衡 吉验 ( ) 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 史记 , 汉书 , 论衡 ,另外我们也参考了一些其他先秦两汉的文献,如 左 传 , 庄子 , 韩非子 , 说苑 等。 动补结构的发展,曾经引起不少争论。以王力(1958) ,祝敏彻(1981) 为代表的早出派认为这种形式前汉 已经出现,以太田辰夫(1958) ,志村良治(1974) 为代表的晚出派认为这种形式大多数产生于唐代。本文 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全文分六节:第一节说明两汉时代 杀 , 死 的出现场合互补。第二节说明五 “V ” “V ” 世纪时 死 才用作动补结构。第三节讨论动补结构的定义。第四节检验前汉所谓动补结构的例证。第 “V ” 五节讨论动补结构的形成方式和年代。第六节是余论。由于 死 在五世纪变成动补结构以后,前面的 “V ” 起词可以是施事者,也可以是受事者,于是以前施受关系的对立在这时中立化。这节举例说明施受关 系的中立化是 中古语法演变的一般趋势。 H 一 汉代的 杀 和 死 “V ” “V ” 1.1 纯粹从理论的观点来看, 杀 和 死 可能出现于下面四种句型。 “V ” “V ” 甲 施事者 杀 受事者 ( ) +V + (乙) 受事者+V死 丙 施事者 死 受事者 ( ) +V + (丁) 受事者+V杀 实际上,先秦两汉只有 甲 , 乙 两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丙 型不出现: ( ) ( ) ( ) 压杀: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史记•外戚世家 (1) ( ) 压死:暮寒卧炭下,百余人炭崩尽压死,广国独得脱。 论衡•吉验 ( ) • 饿杀:岁百构尽,不能两活,饿杀其子,活兄之子。 论衡 齐世 (2)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