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盆地南部深层五峰组—龙马溪组裂缝孔隙评价.PDF
2017 8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4 No.4 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7)04-0000-09 DOI: 10.11698/PED.2017.04.00
四川盆地南部深层五峰组—龙马溪组裂缝孔隙评价
1 2 1 1 1
王玉满 ,王宏坤 ,张晨晨 ,李新景 ,董大忠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001 );中国科学院A 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页岩气资源评价与战略选区课题(101016kt1012001b24 )
摘要:根据川南坳陷中部和北部 5 口评价井资料,对四川盆地南部深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
岩进行裂缝孔隙的多方法识别和定量评价,初步揭示了川南坳陷深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特征。形成 4 点认
识:①在川南坳陷中部深层,无论是局部构造高点、翼部还是低部位,五峰组—龙马溪组产层储集空间均以基质孔
隙为主,微裂缝总体不发育,与长宁、威远和涪陵气田的基质孔隙相近;②在川南坳陷北部深层,五峰组—龙马溪
组黑色页岩段以基质孔隙为主,裂缝孔隙主要分布于局部不连续的深度点,总孔隙度为3.5%~6.7%(平均值为5.3% ),
石油勘探与开发
裂缝孔隙度为0~2.1% (平均值为0.3% );③川南坳陷中部和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产层裂缝孔隙欠发育,并以大面
积基质孔隙型为主,间接说明该地区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对页岩储集层改造作用不及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④寒
武系膏盐岩的发育规模与分布特征是五峰组—龙马溪组裂缝孔隙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由此认为,L7 井区、Gs1 井
区、四川盆地东部、鄂西等地区寒武系膏盐层厚度大且分布稳定,五峰组—龙马溪组“甜点层”在燕山期以来的盐
底滑脱构造中易形成裂缝孔隙发育段,是川南坳陷及其周边深层裂缝孔隙发育的潜在有利地区。图7 表2 参21
关键词:四川盆地;川南坳陷;深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基质孔隙;裂缝孔隙;膏盐层;
滑脱变形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Fracture pore evaluation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to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1 2 1 1 1
WANG Yuman , W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