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安徽发展研究》科学技术大学.pdfVIP

《2001年安徽发展研究》科学技术大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淮北 地 区区情特征 加快淮北地 区经济发展课题组 淮北地 区在全省经济格局 中 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全 区共 个 市,辖 个 县(市 ),国土 面 积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人 口 万人 ,占全省人 口的 ,经 济 总量( 亿元 ,占全省 的 。在 全 省三 大 自然 经 济 带(淮 北、江 淮、 江南 )中虽然 目前仍属于欠发达 的地 区,但其承东启西的区位条 件、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较大规模的经济基础和特色明显的部分 产业等一系列优势和潜力,使其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具有着不可替 代 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充分认识淮北地 区的区情特征 ,对于制定 和实施加快淮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 一、区位特 征 处于我省承东启西、南联北进 的关键地 带 (一 )淮北地 区既能承接东部地 区经济辐射 ,又能 向中西部地 区 扩展市场 淮 北地 区外接 山东、江 苏、河 南 ,内连 合 肥、六 安、滁 州 ,区位 优 势十分 明显 。首先具有承接东部辐射 的优势 。东部 的江苏 、山东 第 2 页 两省属发达省份,对淮北地区的经济辐射正 日渐增强,尤其是这两 省十分重视与我省淮北接壤地区的经济联系,分别出台了 《关于实 施东西结合加快菏泽牡丹区发展的意见》和 《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 地 区发展 的意见》 。邻省的这些重大举措对淮北地 区经济发展影 响很大,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将有利于淮北地区在与东 部 的经济交往 中主动承接辐射 ,利用产业互补促进与东部地 区的 产业融合,加快 自身经济的发展。其次具有扩展中西部市场、利用 西部大开发机遇 的优势 。淮北地区背靠 中西部广大地区,西部大 开发战略使这一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市场潜力很大 ,是淮北地 区丰富的农产 品和轻工产 品的理想输 出地 ,也是我省优质建材和 机 电产 品的理想输 出地 。西部大开发的一些重大建设项 目如西气 东输 、连霍公路等工程横穿淮北地区,对带动淮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十分有利 。再次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 的优势 。淮北地区距 出海 口 近 ,东距连云港仅 公里,产 品和原料 的输 出输入十分方便,运 输成本低 ,是发展开放型经济 的理想之地 ,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 ,淮北地区的这种区位优势将会进一步体现出来 。 (二)日趋便捷 的交通使 区位优势更加 明显 区内铁路纵横,路网密集,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骨干,水 运、民航为补充的交通体系。阜阳、蚌埠是我省也是华东地区重要 的交通枢纽,在全省乃至全 国交通格局 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京 沪、京 九、陇海、濉 阜、符 夹、阜 淮等铁 路线 组成 了一个 发达 的铁 路 网络,通车里程 占全省总里程的 ;公路网基本上把区内乡、 镇连成一片,通车里程 公里 ,占全省 的 ;淮河横贯 区 内 公里,通航里程 公里 ,加上支流 ,全 区通航里程约达 多公里 ;阜 阳机场和建成后 的蚌埠机场将具备开通全 国大部 分城市航班的条件 。 “十五”期间,淮北地区的交通建设将有一个 更大 的发展 。正在建设和拟将建设的合徐高速公路北段 、界阜蚌 第 3 页 高速公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 国道主干线安徽段 以及途经淮北地 区的京沪高速铁路 ,将使淮北地区内外交通联系更加快捷畅通 ,使 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区位特征得到加强,为加快淮北地区经济发 展创造 出更好 的条件 。 二、资源特征 区 内农业 资源、煤炭资源十分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