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3例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体会
123例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处理及快速转运,有效提高院前医护人员救治能力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对123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现场急救处理及院前转运途中救治措施及护理。结果:123例病人,安全送入医院116例,死亡7例,其中3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例转运途中因循环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多发性创伤导致失血过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结论:重视现场急救,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35-02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见于严重的外伤,多见于多发性创伤,如出现大血管破裂、挤压伤、胸腹联合伤等,引起急性大量失血,导致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在平、战时均常见,其发生率与致伤物性质、损伤部位、失血程度、生理状况和伤后早期处理的好坏均有关。由于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多发伤中休克的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救治123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救治123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男80例,女43例,年龄在12-68岁之间。受伤原因:车祸伤76例,高处坠落伤13例,刀刺伤20例,机械挤压伤14例。损伤部位:颅脑损伤26例,胸部损伤32例,腹部损伤21例,多发伤24例,其它损伤20例。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90例,闭合性损伤33例。本组病例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期,其中重度休克35例。
1.2 急救结果。123例中,安全送入医院116例,死亡7例,其中3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例转运途中因循环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多发性创伤导致失血过多,救治延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2 院前急救
2.1 调度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紧急救治小组,记录伤员地点及病情,了解伤员情况,如受伤原因,受伤人数,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神志是否清醒等,指导伤员进行自救,如立即脱离危险环境、包扎止血等,同时迅速通知值班医护人员,我院要求在接到电话后2分钟内出车。
2.2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将伤者脱离危险环境,同时评估伤员的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状态及末梢循环情况等,迅速有效的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这是降低院前死亡率的关键[1]。
2.3 对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重点是保护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口腔异物,这时体位的摆放很重要,休克伴昏迷的伤员应采取去枕平卧位,颈部垫高,下颌抬起,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如有严重创伤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至少100次/分)和幅度(至少5cm)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同时快速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机辅助通气,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2.4 及时止住活动性的外出血,做好伤肢外固定,对外出血以压迫包扎为主;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应将纱布绷带等将锐器四周固定后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如在现场将锐器拔出将导致出血不止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颅脑损伤禁止冲洗和填塞脑脊液流出道,应将其侧向一边,任其流出,并不断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花或纱布将血液和脑脊液揩干净。对四肢活动性出血,应上止血带,上肢应扎于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并记录扎止血带的时间,转运途中每1小时松解1次,每次松解5-10分钟,以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2.5 创伤性休克与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出血量密切相关,对出现休克伤员,现场应立即开放2-3条静脉通道,多选择浅表粗大的外周静脉,以防止转运途中静脉通道的阻塞,目前,我院急救车上配备液体种类有: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晶体液有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休克早期进行容量复苏,输注晶体液20-40ml/kg,1小时内输完,输注胶体液100-200ml,10分钟内输完。创伤性休克早期活动性出血未彻底止血前,有研究表明院前早期、快速、大量输注液体,会使血压升高,导致血管扩张,脉压差增大,且大量输液可使血液稀释,凝血功能障碍,会使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反而会加重出血,导致代谢紊乱和内环境失衡[2]。目前国内主张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即限制液体输注速度和输液量,使将血压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收缩压在80mmHg-90mmHg),直至彻底止血,这样可通过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