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菜三个标准的比较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豆芽菜三个标准的比较分析

产业市场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2010 (3):12 - 14 现行的有关豆芽菜的质量安全标准有三个,所规定的检测指标及其检出限量指标各不相同,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完备性和滞 后性,导致检测结果大相径庭,不仅使检测者、生产者、消费者无所适从,也使豆芽菜生产存在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豆芽菜三个标准的比较分析 张德纯 刘中笑 林 源 卞海东 黄豆芽、绿豆芽是我国的传统蔬菜,由黄豆、绿豆 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也产生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和黑暗的环境条件下 为确保豆芽菜的食用安全性,农业部和地方省市分别 培育而成。以鲜嫩的幼芽(下胚轴或胚根或未展开的 制定了豆芽菜的质量安全标准,对化学药品使用的种 子叶)供食。 类和残留量作了相应的规定。 传统的豆芽生产工艺,采用控制温度、淋水等技 1 现行标准 术手段,生产出下胚轴粗壮、脆嫩、胚根短的产品。在 长期消费中,人们对豆芽的适口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6年1月,农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希望下胚轴更为粗壮、白嫩、甜脆、无胚根。传统的豆 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芽类蔬菜》(NY5317- 芽生产工艺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为此人们将目光转向 2006)。该标准由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标准制定单位为 化学药品。一些化学药品的使用,虽使豆芽在外观上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和重庆市 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4月实施。 张德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 2006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北 大街12号,100081,E-mail:zhangdechun39@ 京市地方标准———《豆芽安全卫生要求》 刘中笑,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006),于同年9月实施。 林源,卞海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收稿日期:2009-10-10;接受日期:2009-12-10 2007年2月,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浙 !!!!!!!!!!!!!!!!!!!!!!!!!!!!!!!!!!!!!!!!!!!!!!!!!!!!!!!!! 遗传资源不够丰富,特别是抗病、抗逆、优质优异资 甘蓝型油菜的菜心雄性不育系由于存在育性易受温 源缺乏;在育种技术上,生物技术仍未与育种很好的 度影响、不育性不够稳定、经济性状变异大、杂种一代 结合。 制种产量低等问题,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小。今后应 3.2.1 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拓宽育种基础 菜 继续加强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引入新的不育源,育成 心主要由白菜类中易抽薹类型材料经长期选育而成, 遗传性稳定的杂种一代,提高制种产量。 现有遗传资源背景狭窄。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研究尚 3.2.4 加强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的研究 利 未深入系统地开展,不能满足育种的要求。应采用先 用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研究菜 进技术加强抗病、抗虫、抗逆、高营养品质等特异种质 心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高效的育种后代品质评价 资源的鉴定、筛选研究,同时注意利用红菜薹等种质, 技术、抗病虫鉴定技术,同时利用小孢子培育及花粉 从而不断地开发可利用的菜心基因资源。 培养技术加速亲本材料的纯化速度,利用分子标记辅 3.2.2 加强品质和抗性育种研究 应加强菜心商品 助育种技术,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利用转基因技术培 外观及品质和病毒病、炭疽病抗性等的育种研究,以 养抗病虫品种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